在使用STUDER S131R機床進行沖壓模具內四方孔加工時,陷入困境,加工所得輪廓度不太理想。因此連線優耐特工程師,迫切需要技術支持,以解決這一棘手難題。
這也是本期《磨法SHOW TIME》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沖壓模具內四方孔加工工藝如何優化?我們先來看看從困境到突破的優化之旅。
01 加工難點剖析:
沖壓模具內四方孔加工的重重挑戰
隨著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沖壓模具作為核心制造工具,其加工精度和耐用性直接影響著汽車、家電、電子等行業產品的品質與生產效能。
沖壓模具內四方孔,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圖紙要求,在模具表面中心位置打磨出一條長方形孔,形狀類似我們儲蓄罐的硬幣存錢口。
為更好助力客戶解決難題,優耐特工程師團隊對沖壓模具內四方孔及其原有加工工藝,進行了細致分析,梳理出以下三個加工難點:
1 超高直線度要求:模具的149mm長邊直線度要求近乎苛刻,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嚴重影響整個模具的精度,進而波及產品尺寸精度與性能穩定性。
2 R3圓角加工難題:R3圓角的設計,對砂輪直徑的選擇形成了限制,增加了加工復雜性與難度。
3 砂輪切點滑移挑戰:磨削環節中,砂輪切點滑移很大,這對加工精度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02 工藝優化全攻略:
多管齊下攻克加工難點
為攻克以上難點,優耐特工程師團隊精心謀劃,制定出一套全方面的工藝優化方案。
首先,工藝分步拆解
選用1#砂輪對整個直邊輪廓進行粗磨操作。在這一階段,砂輪高速旋轉,按照預設的路徑對工件進行初步磨削,初步塑造出內四方孔的大致形狀,為后續加工奠定基礎。
引入2#砂輪專門清理R角。此砂輪憑借其合適的尺寸與特性,能夠精準地對R角部位進行細致打磨,確保R角的精度符合模具的嚴格要求,使R角的弧度與尺寸達到理想狀態。
使用3#砂輪承擔精磨整個輪廓的重任。確保整個輪廓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指標都能達到模具的高標準要求。
其次,機床性能優勢賦能
STUDER S131R機床在這次加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X軸和Z軸配備的直線電機,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插補響應速度。在加工過程中,直線電機能夠精確控制工作臺的運動,確保每一個切削動作都能精準定位,為加工精度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此外,StuderGuide®、直線電機和直接測量系統的組合,確保了很高插補加工精度。
S131R擁有多個內圓主軸,能夠滿足多樣化的加工需求。不同直徑、不同轉速的內圓主軸,可以適配各種尺寸和材質的工件加工,為工藝的靈活調整提供了可能。
修整主軸更是具備強大的功能,它不僅能夠對剛玉砂輪進行高效修整,還能應對CBN、陶瓷結合劑的金剛石砂輪等超硬砂輪的修整。這一特性使得在加工過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據不同加工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砂輪,并確保砂輪始終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極大地拓展了加工可能性。
S131R自帶的LP功能可以實現長度和角向的精確定位,進一步提升加工精度。
再次,軟件智能輔助增效
STUDER S131R機床配備Form軟件,它在整個加工流程中發揮著不可少的智能輔助作用。Form軟件能提供很多標準圖形,比如偏心圓、Capto刀柄等等。大家只需要選擇標準的圖塊,輸入參數,就能很容易完成程序創建。
同時Form軟件還具備強大的兼容性,支持dxf、igs等多種格式的圖紙導入。這意味著客戶可以方便地將已有的圖形資源導入軟件中,并快速生成可執行的加工程序,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加工流程嚴謹打磨
第一步:根據圖紙要求,在Form軟件里編程,設置各項參數,完成后啟動機床。此時探針會進行工作,通過高精度的探測技術,精準地確定加工起點的位置,這一環節至關重要,為后續磨削加工提供了準確的起始基準。
第二步:1#砂輪高速旋轉,開始粗磨整個輪廓,初步塑造出內四方孔的輪廓形狀。
第三步:2#砂輪開始作業,專門清理R角,讓圓角光滑規整。
第四步:3#砂輪上場,精磨整個輪廓面,一點點打磨出高精度。
第五步:4#砂輪出馬,加工測量基準,消除因測量基準產生的誤差,為后續精準測量做好充分準備。
03 加工成果展示:
工藝優化帶來的“蛻變”
我們來看一看,工藝優化前后所加工工件的效果對比:
與初始工件相比,經過工藝優化后的新工件,在精度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直線度均小于5μm。從外觀上看,內四方孔的邊緣光滑、規整,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都達到了很高水平,符合客戶的嚴苛要求,為產品的高質量生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這次工藝優化案例,充分證明了在沖壓模具內四方孔加工過程中,精準識別加工難點、科學制定優化方案、合理運用先進設備與智能軟件的重要性,為行業內同類加工工藝的改進和提升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也激勵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推動制造業加工技術邁向更高的臺階。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