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名企在線】近日,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張巍一行特別到訪工控網北京總部。工控網總裁潘英章向大家介紹了工控網的最新業務布局,并就強化雙方合作以及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暢談。
談及三菱電機是如何應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張巍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堅定推進全方位本土化,增強軟實力,布局重點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從而成就差異化優勢。
全方位本土化
對三菱電機來說,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一直都是其全球戰略的重中之重。但因文化背景、經營管理的差異,本土化戰略多以穩健態度前行。
“對于日系品牌來說,走出本土化這一步,非常不容易。”張巍說道,“如今中國市場已成為三菱電機全球業務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為了鞏固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深入地進行本土化變革也就變得更加迫切。”
通過一系列本土化措施,三菱電機已將銷售模式、營銷模式、開發模式全部切換成中國模式,本土化布局之下更是創造了諸多新歷史。張巍表示:“一系列頗有成效的改革后,日本總部看到了本土化帶來的效果,良性循環之下,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持續推動本土化戰略的決心。”
為了能夠更加貼近本土用戶,三菱電機不斷改進在中國本土的運行、管理,并與用戶實際需求掛鉤。2022年4月,三菱電機研發本土化邁出關鍵性的一步,中國共創中心正式啟用。這意味著三菱電機可以更快速、更靈活地響應中國客戶對自動化領域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強化三菱電機對中國客戶的服務水平,真正走好國際品牌的本土化之路。
增強軟實力
在新一輪工業化競爭中,工業軟件早已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利器??v觀全球工業自動化巨頭,更是將軟實力作為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應對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直以來,三菱電機都以豐富的產品線陣容和先進的綜合解決方案見長。數字化轉型趨勢之下,三菱電機“軟硬兼施”,不斷強化自身在上層軟件業務的布局,進一步提升硬件價值。因此,三菱電機近年動作頻頻,不僅在工業以太網層面,大力推廣CC-Link IE TSN,更是收購了美國自動化軟件開發商ICONICS,以強化工業軟件能力。
此外,由三菱電機創建的聯盟生態e-F@ctory Alliance中,有不少合作伙伴是同三菱電機FA設備有著良好兼容性的軟件供應商,以及靈活運用FA設備進行系統構建的系統集成商。依托e-F@ctory Alliance聯盟,三菱電機將進一步打通上下游生態鏈。
定制化解決方案
近年來,得益于中國工業自動化的快速發展,國產廠商影響力不斷擴大。與其提供行業深度定制化解決方案不同,三菱電機提供的PLC、伺服等產品,多以通用型為主。
張巍介紹,在面向未來的新型工業化階段,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定制化產品變得尤為重要,將為企業創造新的需求與增長點。因此,針對一些重點行業,三菱電機將依托中國共創中心,構建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企劃開發體制,進一步加強定制化解決方案能力,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談及2023年及未來市場表現時,潘英章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新型工業化。他認為新型工業化主要包括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推動和供應鏈安全三個方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以新能源為主的新興產業將是制造業和中國經濟未來的重要支柱,在集成電路芯片等關鍵領域構建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體系更是當務之急。
張巍也認為在2023年及未來一段時間,供應鏈方面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從全球范圍來看,制造業供應鏈向東南亞的轉移早已開始。雖然對中國造成一定競爭壓力,但雙方更多的還是互補關系,尤其是中國多年來形成的完備的工業制造業體系,仍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在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新能源等行業的高速發展,也是中國供應鏈的一大優勢。這些都將是三菱電機未來發展道路上的重要考量。
工控網視點
作為合作伙伴,工控網和三菱電機,不僅是相互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彼此的支持者。面向未來,三菱電機與工控網也都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成為新型工業化時代數智化的推動者。
針對這一目標,雙方將開展更加緊密的、全方位的合作,向市場傳遞更多技術動態以及資訊信息,為產業發展、技術進步乃至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