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軟管常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液壓軟管泵、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中的重要部件,然而它常常不被人們所重視,在使用中出現滲漏、裂紋、破裂、松脫等故障時,往往不分析故障原因而只是簡單地更換軟管,使用不久后又會重復相同的故障。液壓軟管的松脫或破裂,不但浪費油液,污染環境,而且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危及人機安全。 液壓軟管的故障分析原因:使用不當、系統設計不合理和軟管制造不合格等。下面將結合本人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對其作出詳細論述。 首先,對管材的特性進行分析。軟管分為橡膠管和塑料管,塑料管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承載能力差,易老化,只適用于回油管或泄油管;橡膠管分高壓膠管和低壓膠管兩種,高壓膠管一般由外膠層、鋼絲加強層、中膠層和內膠層四部分組成。內膠層直接與液壓油接觸,一般用合成橡膠制成。膠管的承載能力取決于加強層,該層是膠管的骨架,通常用鋼絲編織或纏繞而成。中高壓多數采用鋼絲編織體為骨架,高壓、超高壓多采用鋼絲纏繞骨架。外膠層一般用耐磨、耐蝕性好的橡膠制成,以保證加強層不受機械損傷、化學腐蝕、潮濕生銹,低壓膠管以編織棉、麻線代替編織鋼絲,一般用于低壓回油管道。軟管故障一般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外膠層的故障、內膠層的故障、加強層的故障、破裂口處的故障。液壓軟管的故障原因及對策如下所述: 1. 外膠層的故障 (1) 軟管外表出現裂紋 軟管外表出現裂紋的主要原因是軟管在寒冷環境下受到彎曲。 (2) 軟管外表面出現鼓泡 軟管外表面出現鼓泡的原因是軟管生產質量不合格,或者工作時使用不當。 () 軟管未破裂但大量滲油 軟管大量滲油但未發現破裂,其原因是軟管內通過高壓液流時,內膠被沖蝕、擦傷,直至大面積漏出鋼絲層導致大量滲油。 (4) 軟管外膠層嚴重變質,表面出現微裂這是軟管自然老化的表現。由于老化變質,外層不斷氧化使其表面覆蓋上一層臭氧,隨著時間延長而加厚,軟管在使用中只要受到輕微彎曲,就會產生微小裂紋。遇到這種情況,應更換軟管。 2. 內膠層的故障 (1) 軟管內膠層堅硬,并有裂紋:主要原因是橡膠制品中由于加入增塑劑,使軟管柔韌可塑。 (2) 軟管內膠層嚴重變質,明顯發脹:軟管內膠層嚴重變質,明顯發脹的原因是軟管內膠材質與液壓系統用油不相容,軟管受到化學作用而變質。 . 表現在加強層的故障 (1) 軟管破裂,破口附近編織鋼絲生銹軟管破裂,剝去外膠層檢查,發現破口附近編織鋼絲生銹。這主要是由于該層受潮濕或腐蝕性物質的作用所致,削弱了軟管強度,導致高壓時破裂。 (2) 軟管加強層未生銹,但加強層出現不規則斷絲現象軟管破裂,剝去外膠層未發現加強層生銹,但加強層長度方向出現不規則斷絲,其主要原因是軟管受到高頻沖擊力的作用。 4. 表現在破裂口處的故障 (1) 軟管一處或多處破裂,裂口整齊,其它部位保持良好。 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系統壓力過高,超過了軟管的耐壓能力。若系統壓力符合要求,應檢查所用軟管的實際耐壓能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 軟管破裂處出現扭轉 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軟管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受到過分的扭轉所致。 () 軟管破裂口處鋼絲卷曲,破口附近有明顯縮頸現象,加強層松散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軟管受到過分的拉伸變形,各層分離,降低了耐壓強度。總結,通過以上分析,今后在使用液壓軟管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 軟管布置要盡量避免熱源,遠離發動機排氣管的表現。必要時可采用套管或保護屏等裝置,以免軟管受熱變質。 ② 軟管必須交叉或工作時可能與機械表面發生摩擦的地方,應用軟管夾或彈簧等保護裝置,以免膠管外層受到損傷。 ③ 軟管必須彎曲時,彎曲半徑不宜過小,應大于9倍外徑。膠管與接頭連接處應有一段大于管子外徑2倍的直線段。 ④ 軟管安裝時應避免處于拉緊狀態,即使軟管兩端沒有相對運動的地方,也要保持軟管松弛,張緊的軟管在壓力作用下會膨脹,強度降低。 ⑤ 安裝過程中不要扭曲軟管。軟管受到輕微扭轉就有可能使其強度降低和松脫接頭,裝配時應將接頭擰緊在軟管上,而不是將軟管擰緊在接頭上。 ⑥ 軟管如配置在關鍵部件上,建議對其進行定期檢查或更換。 根據以上闡述的液壓軟管的常見問題和原因分析,橡膠軟管的,橡膠管的等等,自己就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既節省了時間又能解決問題
下一篇:索道通信電纜HYAC現貨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