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名匠丁小敏:研發模具 助企業減少成本
2016年12月15日 09:58機床商務網點擊:5803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東莞市技師、今年36歲的丁小敏,畢業于湖南工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數控加工專業。14年來,他一直從事精密模具的設計、制造相關的工作。他對塑膠、壓鑄模具的結構、產品前端分析(流動、成型解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藝、試作不具合的型修有獨到的經驗。
他撰寫的《Moldex3D模流分析在1模4穴插座產品的應用》論文,獲得2013年ACMT協會全球模流分析達人賽(企業組) 二等獎;《應用Moldex3D溫度場分析PA66 制品的后結晶問題》論文獲得2015年ACMT協會全球模流分析達人賽(企業組) 入圍獎。今年,他獲得2016東莞市首屆“名城名匠”榮譽稱號。
從事模具設計長達14年
2002年6月畢業后,丁小敏一直從事精密模具的設計、制造相關的工作。他曾在深圳的東江集團精密模具部擔當CNC編程師,從事模具PRG設計工作。這一期間,他主要致力于模具零件率、高安全的程序改進,并在UG公司進行過切檢測、清根切削等技術培訓,在加工上可提高10%的效率。
模具名匠丁小敏:研發模具 助企業減少成本
2004年,他跳槽進駿藝(東莞)國際集團精密模具部擔當模具設計工程師:從事精密模具設計、工藝制定的工作。他負責過一套1模2取的聯接器模具的三頭無退刀槽的渦桿型芯的工藝,解決了多種復雜抽芯機構的模具,如延時抽芯、斜抽芯、齒輪抽芯等,加工上導入益模生產管理軟件,精密模具部的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
2007年,丁小敏來到威士茂(珠海)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擔當模具工程師。期間,丁小敏擔當模具設計、模流分析的工作,為企業解決高鏡面塑膠品成型中的光影、縮水、后結晶的問題。
“這類產品后模部分的肋骨在收縮中或膠位厚度不均時,成型時的壓力差會導致產品的密度不均衡產生光影。為了削減改修的次數,盡量在試模前解決。”丁小敏回憶道,當時他采用模流分析軟件(Moldex3D)進行虛擬試作,通過壓力的分布曲線來預知壓力集中的部分、通過波前溫度來分析熔接痕的位置、通過溫度場的變化、來預知光影形成的區域,用虛擬試作手段來調節模具試作。終,他成功解決了高鏡面塑膠品成型中的光影、縮水、后結晶的問題,準確率達到90%以上,平均削減試模的次數1到2次。
研發模具助企業減少成本
2012年起,丁小敏在東莞京濱汽車電噴裝置有限公司擔當中級工程師,從事模具現生業務的整體推進。入職后,他編寫了《模具現生培訓資料》《樹脂模具制造標準書》,為東莞京濱模具現生自立化打下技術基礎。他還導入UG NX和Moldex3D模流分析軟件,應用于模具設計和制作領域;2013年,他構想ECU CX11模2取的模具結構,順利通過日本總社耐久測試,成功將生產成本削減至3.6元/臺。
2014年12月,他到海外(日本總社)進行PRG設計研修兩個月。學成后,應用于零件加工PRG的設計,并成功加工出5套型芯,削減現調費用近20萬元。“加工一個汽車零配件的模具精度要達到0.01毫米,這對模具程序、加工參數、刀具參數要反復微調和精密測算。平均調試好一個模具至少要花費兩天的功夫,真的很不容易。”丁小敏對此深有感觸。
2015年7月至今,他一直推進整體模具現生加工,對設計的圖面、加工的PRG、加工的精度全面確認的工作。他還要對研發團隊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如UG軟件進階使用、VERICUT模擬切削進階、EDM精密加工操作、模具異型水路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具制作中,丁小敏帶領研發團隊不斷開發新技術、應用新工藝;如EROW夾具使用、多座標軸開發加工電極(G54-G70),成功將加工效率提高至20%以上。如今,他的團隊已成功研發7套模具,削減模具現調費用約300多萬元。2017年以后,他們還將按大產能研發出13套模具,實現產能翻番的目標。
(原標題:模具名匠丁小敏:研發模具 助企業減少成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