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湖北省打造工業母機產業高地推介會上,全球首臺集成AI芯片與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正式發布。這是世界首臺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智能數控系統,其發布標志著我國在高端數控系統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是對標國際頂尖水平實現從技術"跟跑"到創新"領跑"的戰略轉折點。
(陳吉紅董事長發布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
歷經30年技術積淀、多年集中攻關,華中數控成功打破技術桎梏,通過智能數控“開道超車”,在2021年推出了世界首臺嵌入AI芯片的華中9型智能數控系統。在工業母機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湖北省打造世界級工業母機戰略高地項目的支持下,今年,華中數控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成功研制世界首臺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

(陳吉紅董事長進行產品發布)
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將指令域大數據、數字孿生、融合建模等核心技術與數控系統深度融合,使機床首次具備自我感知、自主學習和深度交互能力。這不僅是控制理論的顛覆性創新,更是人工智能在硬核制造領域的系統性突破。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華中數控董事長陳吉紅在發布會上表示:"從傳統數控系統依賴預設程序的“剛性控制”,到智能數控系統通過自主“感知-學習-決策-控制”閉環,‘華中10型’實現了數控機床從數字化革命到智能化覺醒。”

(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及其配套智能機床)
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創新構建了“一個智能底座,兩條數字主線,三個功能子系統”技術架構,創造了智能制造高級階段的新范式。全局貫通的智能能底座通過硬件平臺集成AI芯片,研制智能傳感模塊,軟件平臺支持在AI芯片上部署DeepSeek、智譜清言等大語言模型,形成了機床的”神經網絡”和“超級大腦”。記錄了機床全生命周期數據的機床數字主線,貫穿零件整個加工過程的加工主線縱橫向疊加,為智能數控機床提供數據和知識支撐。系統基于自我分析、自主學習能力,圍繞工藝優化、精度提升、健康保障三個子系統,形成智能會話式編程、智能人機交互、智能工藝參數、智能故障診斷等典型應用場景,實現更快、更精、更可靠、更智慧。
(周濟院士作專題報告)
自主學習是數控機床智能化的靈魂。華中10型的技術亮點聚焦于融合建模方法、指令域大數據的自主學習機制、AI大模型垂直應用三大創新。通過深度融合數控機床的數理模型與大數據模型,實現融合建模,找到了工程領域工藝優化最優解。通過深度學習虛擬仿真加工形成的指令域數據,實時比對實測數據”雙碼聯控”,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可顯著縮短加工時間最高達20%。AI大模型融合機床領域知識圖譜構建AI助手,可通過語音交互自動生成加工程序,自動維修水準已超過三年工作經驗工程師。

(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
賦能智造生態,孕育新質生產力。華中10型智能數控系統向機床廠、用戶廠及第三方研發機構開放硬件接口、數據接口與運行平臺,營建共創、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華中數控與武漢重型機床、秦川集團等18家中國機床企業共同研制了配套華中10型的世界首批20臺智能數控機床,包括智能五軸加工中心、智能激光加工機床等,實現從“單點突破”到”系統集成‘’的跨越。與創世紀聯合研制的智能立式鉆攻中心,汽車電機殼體和手機中框粗加工效率提升約10%;與江西佳時特聯合研制的智能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渦旋盤輪廓精度提升75%。
以自主創新的中國"智腦",鑄就中國高端裝備的騰飛之翼。"華中10型"以AI智控重塑數控系統“中國芯”,既是中國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里程碑,也是人工智能前沿技術首次在生產制造底層生態中落地應用。隨著智能機床在千萬工廠落地生根,一個以數據為血脈、以AI為神經網絡和超強大腦的新智造時代正加速到來。從“世界工廠”到“智造中樞”,由中國引領的"智控革命"方興未艾,影響深遠。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