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會議】2025年1月10日,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主辦的“2025年部分在華外資企業及駐華機構領導人聯席會”在京召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會長)毛予鋒,執行副理事長(副會長)王黎明、郭長城、王旭,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主任穆東輝出席會議。王旭副會長主持會議并致歡迎詞。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57家外國駐華企業及協會組織、機構以及協會相關部室的百余位代表參加本次聯席會。
在“2024年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中,毛予鋒會長介紹了全球及中國機床生產和消費情況和中國機床工具進出口情況,以詳實的數據解讀了2024年1-11月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情況,對2025年行業運行情況做了展望。對于2024年,毛予鋒指出,從前11個月的數據和目前行業實際運行情況看,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切削工具等分行業2024年都實現了增長,但考慮到磨料磨具分行業中服務于基礎設施建設等其他領域部分的營收水平下降幅度較大,2024年全年機床工具行業整體運行結果較上年將有所下降。對于新一年的展望,毛予鋒表示,綜合各方面情況,我們對2025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的市場需求持謹慎樂觀估計,金屬加工機床有望延續小幅增長態勢,企業間的分化將更加明顯;磨料磨具行業的需求仍處于收縮趨勢和結構調整期;機床工具行業整體運行將相對平穩。
王黎明副會長向代表們介紹了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5)的籌備情況。即將于2025年4月21-26日在北京舉辦的CIMT2025展會,以其首次使用首都國際會展中心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兩個展館形成的31萬平方米規模成為了業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不僅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200家展商正在積極籌備參展各項事務,上下游產業也都在翹首期盼本屆展會的盛大開幕。王黎明副會長介紹了啟用兩個展館的決策過程以及因此面臨的協調和組織方面的諸多難題和壓力。同時表示,在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主辦方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有信心同各合作伙伴和展商們一起共同克服困難和挑戰,努力將CIMT2025辦成一場更高水準、更具國際化的機床工具專業展覽會。
王旭副會長在主持中表示,我們今天在此歡聚,不僅為了回顧過去、暢敘友誼,還希望通過信息交流,進一步加深相互的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深入合作;同時,更希望能聽到大家對協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提升我們的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把我們主辦的CIMT(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和CCMT(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展會辦得更好,為大家搭建起更高水平的展示平臺。
在接下來的會議交流中,代表們踴躍發言,介紹各自所在企業在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分享耕耘中國市場的收獲和體會,并針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從各企業代表的發言不難看出,如果說2023年企業運營是喜憂參半,那么2024年就是憂多喜少,“難”和“卷”成為了大多數企業的共同感受。發言中明確表示在2024年實現增長的企業相對偏少,但也有少數企業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梳理過去一年企業運營困難的原因,既有市場需求總體收縮、需求結構調整、某些領域投資停滯等方面的影響和匯率變化帶來的成本增加、利潤降低的問題,也有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同時,中國同行企業技術及產品性能、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在某些領域占據了更多市場份額,對外資同行形成了競爭壓力。部分參會代表還對改善營商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
相對來說,產品類別和品牌多樣化、服務多元化、實現了較大范圍本地化的企業,在2024年實現了比較好的業績成長。因此,有多家企業代表建議,要以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當今的困境,未雨綢繆,挖掘新的市場需求。在傳統市場不斷升級、新興市場正在快速崛起的多重因素交織的復雜環境下,要進一步加強產品本地化生產,緊貼用戶需求,提供更完善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度過目前的困境。但無論如何,要保持對中國經濟韌性和未來發展的信心。大多數代表認為,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機床工具市場。隨著中國“兩新”、“兩重”政策的逐步實施落地,相信2025年及以后的中國制造業及機床工具產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會上,來自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英國商業貿易部、日本貿促會、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貿易投資局和美國機械制造技術協會的代表們,分別介紹了各自國家機床工業發展情況、制造業前瞻技術和趨勢以及與中國市場互動等方面的情況。
所有參會代表都對即將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5)充滿期待,紛紛表示將以多種形式進行產品展示和開展技術交流活動,希望在主辦方精心組織下共同把CIMT2025辦成一屆提振信心、促進發展的行業盛會。
作者:張芳麗(協會傳媒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