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會議】2024年11月8日-10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主辦,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蘇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4年航空航天特種加工技術大會在蘇州成功舉辦。
航空航天是特種加工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本次大會以“探索新質生產力 助推空天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加強技術鏈、產業鏈和應用鏈的融合,更好地助推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大會設開幕式、主旨報告、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海報張貼、企業小型展示和參觀等多個交流環節,來自我國航空航天和特種加工領域近百家單位的4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教師學生和科技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交流面向航空航天領域的特種加工技術研究成果及應用案例。
9日上午的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副主任委員、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強主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陸大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主任委員朱荻,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干部黃雷,蘇州市科協副主席倪志強,蘇州市工信局四級調研員沈銀第,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瑛,蘇州獅山商務創新區黨委書記、獅山橫塘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明生等相關領導,以及大會主旨報告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王向明,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職總師、太行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程榮輝,航空工業集團首席技術專家、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隋少春等出席開幕式并共同為大會啟幕。
開幕式上,張瑛先生代表蘇州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致歡迎辭,向出席大會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歡迎,并就蘇州高新區發展歷程、在工業母機和航空航天方面的產業基礎、創新資源、發展戰略等進行了介紹;朱荻院士代表大會主辦單位致辭,回溯了特種加工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歷程及其發揮的“攻堅克難”的重要作用,展望了特種加工技術服務航空航天戰略發展的前景;陸大明先生代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致辭,他對特種加工分會所開展的學術交流等學會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期望特種加工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騰飛做出更大貢獻;黃雷先生代表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致辭,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方向,就國家和有關部委在航空航天、工業母機等方面的規劃和部署進行了介紹。
(主持:吳強)

(致辭:張瑛)

(致辭:朱荻)

(致辭:陸大明)

(致辭:黃雷)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面向2035特種加工技術路線圖》首發式、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技服務站(特種加工)揭牌儀式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2024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頒獎儀式。

(路線圖首發儀式)

(科技服務站揭牌儀式)

(“最美科技工作者”頒獎)
主旨報告 開闊眼界
開幕式后,上海交通大學趙萬生教授主持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三位航空航天領域著名專家先后帶來精彩報告,令與會代表開闊眼界、獲益匪淺。
王向明院士作《增材制造在飛機研制中的應用》的報告,針對飛機機體結構設計與制造中提出的高減重、長壽命、多功能、低成本、快速響應研制等高要求,介紹了基于增材制造技術創建大型整體化、構型拓撲化、梯度復合化、功能結構一體化等新概念結構來提升飛機基體平臺品質的技術發展及應用現狀。

(主旨報告:王向明)
程榮輝總師在題為《先進航空發動機材料與制造關鍵技術》的報告中,介紹了先進航空發動機研制中突破的新材料與新工藝,展現了跨代發動機在耐高溫新材料、整體化新結構零件制造、構件特種加工等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并從未來技術發展視角,基于高溫化、輕質化、一體化等重點發展需求,提出了先進航空發動機材料與制造技術面臨的挑戰。

(主旨報告:程榮輝)
隋少春董事長在題為《面向新時代高端航空裝備的先進制造技術》的報告中,闡述了優質、高效、低成本的高端航空裝備研制的重要意義,圍繞新時代高端航空裝備制造需求,介紹了飛機結構件數字化制造及特種功能結構的微納加工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實踐情況。

(主旨報告:隋少春)
9日下午的大會報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德遠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劉永紅教授分別主持,來自特種加工領域的7位專家發表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趙萬生教授在《放電加工技術在航空航天發動機中的典型應用》中集中介紹了放電加工新技術在火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難加工材料、復雜形狀加工中的成功應用案例,以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徐正揚教授在《電解加工技術及其在航空航天發動機中的應用》中介紹了團隊多近年來在航空發動機針對整體葉盤、葉片和氣膜孔等復雜構件,創新發展的整體葉片多葉珊通道高效電解加工等方法;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賀健康教授在《微納電子及其復合結構3D打印》中介紹了微納電子3D打印、電子復合結構3D打印等新思路和新方法;長春理工大學許金凱教授在《陶瓷基復合材料激光復合微細加工技術研究》中針對高端空天裝備中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加工難題,主要介紹了C/SiC復合材料激光復合微細加工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張文武研究員在《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激光(孔)加工技術現狀與展望》中介紹了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加工的工藝現狀與先進氣膜孔、超深孔及高速表面加工領域的激光工藝研究進展及新的挑戰。來自匯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樊利輝總監和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王自副總經理,分別在《超聲綠色機床在航空航天領域難加工材料的創新應用》、《超快激光自適應加工技術與裝備及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的報告中,分享了特種加工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創新轉化成果和應用現狀。

(大會報告:趙萬生)

(大會報告:徐正揚)

(大會報告:賀健康)

(大會報告:許金凱)

(大會報告:張文武)

(大會報告:樊利輝)

(大會報告:王自)
交流探討 共話發展
10日上午,大會聚焦航空航天領域,分設電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超聲與微納加工四個分會場進行深入交流。合肥工業大學陳遠龍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楊曉冬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張群莉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黃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宋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王迪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張勤儉教授及長春理工大學許金凱教授分別擔任上述分會場主席。來自高校、科研及應用單位的一線科研工作者帶來50多個精彩報告,充分展示了各自在特種加工技術創新發展、航空航天領域技術應用的思考與探索,現場探討積極、交流熱烈、碰撞精彩。

電加工分會場

激光加工分會場

增材制造分會場

超聲與微納加工分會場
大會期間,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蘇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匯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新火花機床有限公司、杭州易加三維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在現場展示了企業創新研發成果及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關鍵零件加工樣品。另有25個學生報告以海報形式進行了展示。
學術交流后,與會代表還前往蘇州高新區展示館、紐威數控裝備(蘇州)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訪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