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會議】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的當下,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浪潮正以強勁之勢催生著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在國內制造業向著高端、智能、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中國鑄造產業與時代同頻,不斷驅動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動能、新趨勢快速前行!
值此中國鑄造業步入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節點,為更好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對裝備制造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2024年9月25日,以“創新·智能·綠色”為主題的“第九屆鑄造行業創新發展論壇”在鑄造行業廣大同仁的期待中于湖北武漢拉開帷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葉定達,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艾金群等領導出席論壇;來自湖北省經信廳,山東省濰坊市,內蒙古固陽縣,湖南省嘉禾縣,湖北省谷城縣,廣東省高要區,河北省泊頭市、滄縣,福建省政和縣,遼寧省本溪市、彰武縣,安徽省含山縣、繁昌縣等地方政府領導;以及來自山東、浙江、江蘇、遼寧、廣東、湖北、湖南、寧波等地方鑄造行業協/學會組織負責人,行業知名專家與來自各地鑄造產業集群地方政府的有關領導和鑄造業界同仁、新聞媒體等近千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為行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張立波,中鑄協名譽會長、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凡,中鑄協常務副會長張志勇,中鑄協副會長、中國一汽集團首席科學家胡金豹,中鑄協副會長、玫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孔令磊,中鑄協副會長、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德利等協會領導紛紛到會。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東生主持。
鑄造是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工藝環節,是金屬零部件制作的首道工序,關乎其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也被稱為機械制造業之母。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關心和支持鑄造產業發展,先后多次到鑄造行業相關企業調研,深入實地了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情況。鑄造行業創新發展論壇自首屆在寧夏召開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九屆,影響力、輻射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為加速實現鑄造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鑄造行業創新、智能、綠色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鑄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張立波在開幕致辭中回顧了2023年中國鑄件產量數據、近年來鑄造行業取得的亮眼成績以及引領、引導行業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所進行的多元化行業活動。他表示,我國制造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鑄協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行業規范發展,加快技術創新應用,加強行業自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化改造升級,為加快構建新型工業化提供堅實支撐。
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艾金群在致辭中表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直接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基礎產業的發展。湖北省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以及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升級等將會為鑄造產業發展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他希望,在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內外部壓力的背景下,業界同仁能夠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共同探討鑄造行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包括鑄造在內的產業基礎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使鑄造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在致辭中,苗長興闡述了國家最新政策導向為行業發展帶來的新機,肯定了中國鑄造協會在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在服務企業、支持產業發展等方面做出的積極貢獻,對鑄造業近年來的發展成績表達了高度認可和贊賞。最后,他從創新能力、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優質企業發展、提升行業質量效率、推進行業規范發展等方面,對鑄造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領導致辭結束后,論壇進入儀式環節,由中國鑄造協會總經濟師馬宏儒主持。
2023年,工信部、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理順了鑄造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促進了鑄造與下游裝備制造業的協同發展。鑄造行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在國家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全行業共同努力,在生產實踐中涌現出了一批先進企業,為行業發展樹立了典型,激發了廣大同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著中國鑄造由大變強。論壇現場,為獲得“鑄造企業規范條件”認定企業、第十四批信用等級評價企業、鑄造行業綠色制造水平評價規范企業頒發了證書。

“鑄造企業規范條件”認定企業

第十四批信用等級評價企業

鑄造行業綠色制造水平評價規范企業
為進一步加強鑄造學院各學習中心實踐實訓工作,發揮行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踐教學的優勢,經中國鑄造協會和國家開放大學鑄造學院批準,在鑄造行業內設立25家實訓實踐基地。論壇現場,為實訓實踐基地頒發了牌匾。

鑄造學院實踐實訓基地授牌
為更好推動工業母機創新產品推廣應用,促進工業母機產業鏈企業融通發展,2024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旨在建立完善產需對接渠道,匯聚優勢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各類資源,推動工業母機供需雙方在結對攻尖、應用迭代、更新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達成一批合作項目,培育一批優質企業,落地一批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創新合作模式。為進一步落實工信部部署要求,論壇現場舉行了“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活動--鑄造行業啟動儀式。
論壇開幕式后,圍繞創新發展、智能制造、綠色鑄造、高質量發展的十余場主題報告次第登場。
上午的報告環節由中國鑄造協會總工程師袁亞娟主持。
人工智能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有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深入解析AI在當下以及未來如何參與鑄造產業發展、賦能全行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作了《"AI+制造"初探》的主旨報告,圍繞AI For Science模型與基礎軟件發展情況、AI加快了發現新材料的研究速度、AI for Science-用于工程等主題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介紹了AI賦能鑄造產業的發展及趨向。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葉定達在題為《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與未來走勢研判》的報告中,介紹了當前機械工業運行簡況,各主要分行業運行態勢及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總結了行業發展中突出亮點和存在的不足,同時分析了機械工業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幾個著力方向。
高端裝備作為“國之重器”,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鑄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進入新時代,面對全球經濟新格局、市場新形勢,以及科技新革命的深刻影響,鑄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勢在必然。中國鑄造協會名譽會長、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凡帶來的《新質賦能 數智轉型 高端高效》的主旨報告中,深入剖析了新時代背景下鑄造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結合具體案例,為鑄造企業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轉型升級路徑,助力其實現高端高效發展。
下午的報告環節由中國鑄造協會副秘書長吳仁貴主持。
汽車的節能減排需要綜合運用動力系統優化、空氣動力性能提升和汽車輕量化三大手段;汽車輕量化可通過材料、結構和工藝三方面技術路徑整合實施。中國鑄造協會副會長、中國一汽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胡金豹在題為《未來汽車輕量化技術的工業化發展方向》的報告中,概述了汽車輕量化材料的發展,指出汽車輕量化材料在向高性能、低成本及多種材料混合應用方向發展;以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及非金屬材料的應用研究為重點,帶來了一系列輕量化材料和工藝技術及裝備的創新思路。
中國鑄造協會副會長、玫德集團董事局主席孔令磊帶來的《內卷形勢下鑄造企業的發展戰略選擇》的主旨報告,主要介紹了全球經濟區域化的背景下,國內企業走出去海外建廠的經驗,包括選址、建設、運營過程中的做法和風險防范;也介紹在數字化時代,鑄造企業如何采集有效數據,深度分析使用數據,從能源、材料、工藝、質量等方面開展降成本的工作,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剩者”。
中鑄協專家委副主任委員、圣泉集團高級顧問祝建勛在題為《鑄造行業業態與模式創新》的報告中,對鑄造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提出一些思路、建議和方案,包括超大型鑄造廠鑄造城模式,戰略轉型共擔共享模式,產品技術管理品牌擴張合作模式,相互持股業態,同業OEM業態,訂單互換業態,高共享多互補鑄造園區,特殊工序共享業態,技術和產品產學研發共擔共享模式,上下游產業鏈及供應鏈鑄造園區模式,仿冶金業模式,小鑄造廠有償合作退出模式。
中鑄協專家委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樊自田以《造型材料的應用現狀及發展方向》為題作報告,概述了鑄造造型材料總體發展趨勢,重點介紹了無機黏結劑的應用及發展,3D打印用無機粘結劑研究與應用等熱點問題,就無機黏結劑應用中的難點問題“舊砂再生回用”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最后就鑄造用無機黏結劑的發展方向闡明了觀點。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閆子文帶來的《稀土超純凈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主旨報告,系統研究了偏析機理與稀土對特殊鋼夾雜物以及組織性能的影響,形成高純凈均質稀土特殊鋼制備技術以及低偏析高純凈鋼錠偏析控制技術。
中國鑄造協會副秘書長曹林鋒在題為《鑄造工業環境管理體系與政策要求》的報告中,重點介紹了鑄造行業的環境管理體系以及政策要求,對《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績效分級及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技術指南》等標準進行了解讀,特別強調,鑄造企業要提高對環境管理的認識水平。
中國鑄造協會耐磨材料與鑄件分會秘書長宋量在題為《新質生產力的鑄造認知與創新實踐》的報告中詳細闡述,鑄造企業充分認知新質生產要素的技術創新與大數據的顯著特點,在鑄造的全流程中運用高科技、高效能的技術手段對生產要素進行創新性配置,并充分體現高端產品的生產性服務;在精益鑄造的基礎上,要發揮好流程標準體系下的工藝大數據系統作用,以提高生產效率與效能、不斷追求卓越,提升企業效益,實現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勤美集團勤美達(武漢)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營運長沈玉進帶來的《勤美達鑄造綠色、低碳建廠以及智能發展應用分享》的主旨報告,重點介紹了CMH鑄造企業綠色、低碳工廠的建設發展和智能制造的應用。
會場內,報告引人入勝,學術氛圍濃郁,現場座無虛席,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會場外,企業展示,高品質的產品、多領域的應用,綠色、智能、低碳發展理念交互碰撞,給每位嘉賓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吸引著每一位代表的駐足洽談。
熱切的眼神,熱情的交談,熱烈的反饋,第九屆鑄造行業創新發展論壇第一天的內容,在緊湊精彩的權威報告和討論聲中接近尾聲。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之際,如何用創新賦能鑄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答案或許已成竹在胸。9月26日,聚焦綠色智能、前沿技術、創新應用、質量控制以及細分領域的五場平行分論壇將接續開啟,多條定制化企業一線參觀考察路線也將帶給各位代表更多驚喜與收獲。敬請持續關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