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上下游】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簡稱“中船協”)新信息顯示,2020年,我國船舶行業造船三大指標市場份額保持,船舶產品轉型升級成效明顯,修理產業實現較大增長,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快速發展,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完成好于預期。但受新冠疫情蔓延、世界經濟復蘇放緩、船海市場需求不足、生產成本迅速上升等影響,我國船舶工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
船舶工業整體運行呈現三個特點,分別是:
(1)造船完工量實現增長。2020年,全國造船完工38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承接新船訂單28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0.5%。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711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2.9%。全國完工出口船同比增長2.1%,承接出口船訂單同比下降9.3%。12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同比下降13.3%。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8.9%、84.5%和91.7%。
(2)企業收入增長、利潤下降。2020年,全國1043家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62.4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船舶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船舶配套企業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4%,船舶修理企業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3.5%。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8億元,同比下降26.9%。其中,船舶制造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4.3%,船舶配套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3%,船舶修理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倍。
(3)船舶出口金額同比下降。2020年,我國船舶出口金額217億美元,同比下降11.3%。出口船舶產品中,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仍占主導地位,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51.4%。船舶產品出口到184個國家和地區,以亞洲地區為主。我國向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出口船舶的金額分別為123億美元、33.6億美元和25.8億美元。
我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有:(1)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生產經營好于預期;(2)市場份額,產業集中度保持較高水平;(3)船舶研發取得新進展,轉型升級成效明顯;(4)海工企業經營狀況轉好,新型裝備表現亮眼;(5)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積極開拓國內市場;(6)修船產業逆勢上漲,重點企業全部實現盈利。
中船協分析認為,2020年的經濟運行中存在以下問題和困難:(1)市場有效需求仍然不足;(2)船企生產仍受疫情持續影響;(3)市場開拓受限或更加艱難;(4)船企資金壓力進一步增大。
對于2021年船舶行業運行,中船協預測認為,隨著多國已開始接種疫苗,新冠疫情可能逐步得到控制,世界經濟貿易有望慢慢恢復正常。如果航運業和油氣產業復蘇,船東投資信心得以提振,被壓制的市場需求可能釋放。綜合專家研究預測結果,認為2021年船海市場新訂單可能出現補償性反彈,預計我國造船完工量與2020年基本持平,新接訂單量或有所增長,手持訂單量將略有下降。
機床工具行業企業可關注相關領域市場變化情況,做好自身發展規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