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秘密研究3年的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當天,阿里新制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這一戰略級項目從2017年開始至今,已高度保密運行3年。如今,“犀牛工廠”正式亮相標志著阿里巴巴正式向“新制造”領域進軍,也代表著向他們自己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戰略又邁進了一歩。

1
藏了三年 犀牛智造正式面市
據淘寶天貓總裁蔣凡介紹,犀牛智造是一個定位于服務中小商家的智能化制造平臺,過去3年,犀牛智造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獲得了超過60個在服裝制造領域的專利,基于這個平臺打造了示范性工廠。犀牛智造平臺希望把數字洞察應用在制造環節中,真正實現數據驅動,實現更聰明的生產排期、彈性生產。
根據阿里方面的介紹,新制造的目標是具備“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的能力,讓創業者、中小商家能夠聚焦核心能力,并帶動中小工廠實現數字化升級,提升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目前,犀牛智造項目一期、二期先后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余杭落地生根。目前已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研發中心、智能倉配中心等,逐步實現全廠無線 IoT 互聯、生產全鏈路數字化、動態產線平衡,并逐步建立了柔性換產、一鍵插單、智能排產等數字化能力。
在正式面世之前,犀牛智造已經在余杭實踐探索三年,已為很多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店鋪、網紅店鋪背后提供強大支持。從每一個創意轉變到消費者身上的衣服,都有新制造工廠的創新和探索。
“智能工廠”快7天交付
相較于傳統制造業,犀牛智造大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產效率的提升,二是利用數字化技術讓按需生產不再是夢。
犀牛智造的上線,就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包括打破供需不匹配、預售預測難、商家快速反應難等問題。
根據阿里巴巴方面的介紹,犀牛工廠目前已經能夠實現生產端到銷售端、全鏈路的數字化。過去3年里,它和淘寶上的200多個中小商家進行試點合作,一步步做到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制造模式,通過洞察需求和數字化制造,廠家真正實現了按需生產。
在阿里看來,犀牛智造工廠是一個新物種,它橫跨制造與銷售。新型工廠做到了從客戶需求出發,運用了云計算、IoT、人工智能等技術,連通銷售預測和柔性制造。
經過三年的磨礪,犀牛智造的生產模式也初顯成效。通常服裝行業的生產模式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貨,而在新制造的模式下,已經可以做到100件起訂、7天交貨,犀牛智造成為專門為中小商家承接小訂單的“智能工廠”。
阿里新制造負責人伍學剛表示,新制造的兩頭都是“小”,目前服務中小商家,未來能力分享給中小工廠。讓創業者從繁重生產中解脫出來,專注于創新,讓中小企業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關鍵能力。這也是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初衷。
“制造業是個沉淀悠久的產業,阿里不敢輕言賦能,現階段要踏踏實實地深扎進去,推動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能讓中小工廠變成變成“聰明”的共享工廠,也讓全國的創業者、主播、設計師也將從新制造中受益。”伍學剛表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