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5月5日晚,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乃至亞洲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超過20噸的航天器,也是我國在航天強國建設征程中邁出的關鍵一步。航空航天是高檔機床的重要用戶領域,航空航天工業產品零件的特點是耐高溫、高強度、難加工,同時合金材料和復合材料多、復雜結構件多、工藝要求高。這就對其加工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推動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內多家機床工具企業逐步涉足航空航天用戶領域,一定程度實現進口替代,為民族事業做出貢獻。下面只根據公開資料,編輯整理了其中3家企業為長征五號提供裝備及服務的信息。
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次發射任務中,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的發動機渦輪泵軸承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設計制造。渦輪泵是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將燃料劑和氧化劑送入發動機的燃燒室,類似于人體的心臟部位。渦輪泵中的軸承,又是渦輪泵的支撐和旋轉核心部件。軸承能否安全正常使用,是火箭能否安全發射的關鍵因素。由于渦輪泵軸承的特殊工作條件,為滿足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特殊要求,軸研所在軸承設計、材料、加工制造工藝和潤滑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試驗,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相關國內空白,終研制出應用在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渦輪泵中的角接觸球軸承、深溝球軸承產品,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支撐。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是當時我國運載能力大、推力大的火箭。長征五號火箭箭體內部的巨大燃料貯箱,是由武重制造的特大型專用設備焊接而成的。火箭的自重越輕,運載能力就越大,為保持身材,“長征五號”做到了錙銖必較,燃料貯箱內壁非常薄,加工難度極大。設計要求高,意味著加工制造的要求更高,武重集團因此制造了5米級貯箱箱底焊接設備。這套設備分別由瓜瓣縱縫拼焊系統和叉形環、頂蓋環縫拼焊系統兩套設備組成。前者主要用于“長征五號”燃料箱貯箱底瓜瓣之間的縱縫焊接,后者主要用于燃料箱貯箱底叉形環、瓜瓣圓環及頂蓋之間的環縫焊接。在這兩套設備誕生以前,運載火箭燃料箱全部的制作工序一直都是依靠工人手工操作焊接完成,勞動強度大且生產周期長,焊縫質量也始終在較低水平徘徊。而采用武重制造的自動化拼焊裝備后,箱底焊接能夠一次成型,單個貯箱箱底的生產效率提高多倍,焊縫成型質量一次合格,做到了零瑕疵、零缺陷。
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年前,齊二機床歷時兩年,為長征五號提供了一套大型火箭運載環縫焊接總裝系統,該系統主要用于加工火箭燃料貯箱,該設備集安裝、定位、銑削、焊接于一體,是長征五號火箭加工專用設備。齊二機床制造的燃料貯箱環縫總裝焊接系統,主要應用于長征五號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燃料箱體焊接。當時由于環縫總裝焊接系統為國內首臺、首套,設備的制造規模、難度以及精度要求,對齊二機床來說,都屬于極限制造,是一次非常嚴峻的考驗。在集團各部門相互協助下,終完成了產品的設計、生產和制造工作,解決了當時焊接燃料貯箱的問題。
資料來源:相關分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