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人才】“為什么女孩子要進入腥臭的涵洞去體驗海生物的清理?為什么日復一日地在烏煙瘴氣的加工廠里跑來跑去?為什么大冬天的凌晨還在設備上查找問題?”
在父親的眼里,女兒大學畢業后就應該在辦公室里畫畫圖、過著朝九晚五的舒適日子,可張美玲卻總是往那些辛苦的地方跑,這么“折騰”到底是為什么?老人想不通。

作為中廣核研究院核電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張美玲在入職之初沒有辦法回答老父親的疑問,但如今,她可以自豪地拿出一長溜的“成績單”告訴父親:“這個設備出自你女兒之手;這個關鍵參數被我提高了;那個關鍵問題我給解決了……”

日前,全國婦聯發布表彰決定,中廣核研究院核電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研發團隊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張美玲和她的研發團隊,先后獲、省部級獎項共13項,已獲批發明50項,同時團隊中有多人獲得公司級“共產黨員”、“巾幗先鋒”、“模范員工”等稱號。
“這幫人真不會過日子”
2009年春節前夕,在陰冷的上海臨港廠房里,她和同事還在加班加點鉆研項目,讓清潔工阿姨十分不解:“唉,過年都不回家,這幫人真不會過日子。”2011年,她們團隊靜下心來專注核電站換料系統的供貨項目。
2018年,在黑暗的廠房里,她們忙碌地調試海生物收集機器人。“看著我們開發的機器人以22公里/小時的時速自動行駛過來,其中的喜悅早已蓋過了調試期間的辛酸”,張美玲說,“既然選擇了做技術,我們就要在技術方面一直深耕下去,拿出大的精力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辜負當初的選擇”。
這個行業,她們知道沒有男女的區別
“理工科行業的女生,注定要比男生付出更多才有收獲。”在這個30多人組成的研發團隊里,女員工占比約63%。
在大連加工基地的20米高空,瘦小的女孩子們頂著烈日在乏燃料吊車走臺上檢查電氣柜,審視每一組信號,確保控制系統能正常工作。女博士、女碩士同樣要在工地里打滾,數百級的樓梯,每天上去了都累的不想下來。
出太陽了,調試屏幕看不清;陰天的寒風讓人直哆嗦;下雨無奈歇工,雨停了馬上加班趕回進度。忙碌一直是團隊的寫照,也讓她們的專業能力更加扎實。
“從別人的否定、懷疑、接受到認可,這個態度的轉變起碼需要花十年時間!”張美玲對此有深刻的個人體會,“更重要的一點,你不要覺得你是女生,別人就會對你有所照顧。在自動化行業尤其是核電自動化行業,沒有男與女的區別,只有資深工程師和學徒的差別,可誰又愿意一輩子都當學徒呢?”
關鍵技術一定要自主研發
“以市場換技術是那些年的設備國產發發展思路,但效果不理想,有的是沒完沒了的技術依賴。”核電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研發團隊的成員們深感責任重大,進口的設備不是那么完全可靠,關鍵技術一定要自主研發。
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張美玲團隊為換料系統研發焦頭爛額。每次遇到的問題都需要反復地去設計驗證,100%自主知識產權目標需要一點點地摸索前行。她們反復設計驗證單個模塊的功能、驅動器參數優化、網絡組態。
一個個端子、一根根電線、一塊塊板卡,漸漸地組裝成了一個系統。在上海次聯調時出現了各種問題,為了搶進度,一天工作15個小時卻只吃兩餐成為常態。
2009年8月14日,張美玲團隊研發的大型壓水堆核電站換料機樣機,通過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專家組鑒定。他們憑著一股韌勁,終于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實現了換料系統的國產化。
該換料機是國內自主研制成功的首臺大型壓水堆核電站技術改進型換料機樣機,實現了全自動、大偏置、高速運行模式,大、小車目標定位精度達到0.2mm(驗收準則3mm),各項關鍵性能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處于世界水平。2010年,她們獲得了防城港一期工程的供貨合同,實現了換料系統的自主化。
“強迫癥”式的追求
中廣核的核心價值觀是“一次把事情做好”,而這些女孩子似乎天然具有這樣的特質,甚至患上了“強迫癥”。工作時細心又大膽,但就是不能容忍工作中有丁點兒錯誤。“強迫癥”式追求,幫助他們在調試過程中發現、解決了許多問題。
2018年,海生物清理收集機器人遇到了調試瓶頸,當車體自動運行的速度達到10km/h時,把調試欄桿拉彎了,緊張的調試突然處于停滯狀態,畢竟10km/h的運輸速度根本無法滿足臺山核電站7天清理完4.3km長隧洞的需求。
她們翻閱圖紙,分析數千行的程序代碼,發現速度調節是問題所在。
究竟什么樣的控制算法能保證13米長的車體在高速直線運行時能保證在15厘米偏差內?細致的她們發現車體的軌跡與重心、胎壓、轉向機構響應速度有很大關系,經過3天反復觀察測試,終于找到了合適的算法,實現了22km/h的自動行駛。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已成為她們工作的循環和調劑。
在中廣核,像張美玲一樣在技術一線摸爬滾打,讓家人有點“犯愁”的女孩子可不少。但她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核電這一男性居多的領域,巾幗不讓須眉。
(原標題:張美玲團隊和她們的機器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