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地區風采】近日,縉云縣壺鎮鎮成功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機床行業有關專家的論證和全面考察,被授予“中國鋸床之都”區域品牌稱號,為縉云縣鋸床行業又添一枚金字招牌。
說起帶鋸床行業,壺鎮有無比的驕傲。壺鎮人歷來就有經商的傳統,也正是這種傳統,讓成千上萬的壺鎮人走出家門,很早就開始經商創業,成就了壺鎮今天的輝煌。數據顯示,目前全鎮共有工業企業1581家,已形成帶鋸床、縫紉機、工刃具、炊具等特色產業。尤其是帶鋸床產業在浙江省內乃至國內享譽盛名,已成為省級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目前,壺鎮帶鋸床的全國市場占有率高達70%。壺鎮以一鎮之力,占據了全縣工業經濟總量1/3以上的份額,貢獻的稅收收入占全縣稅收收入總量的1/4以上。
不過,壺鎮人也有一絲隱痛,其產量雖占了國內市場的70%,產值卻僅有三分之一多。
這一隱痛,壺鎮政府看到了,行業協會看到了,企業家自身也看到了。于是,近年來,在政策的積極扶持下,在協會的精心引導下,在企業家的自發進取下,各個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經濟轉型,不斷向產品延伸,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制定人才戰略,終煉成了“中國鋸床之都”。
一、改造傳統落后產業 經濟轉型腳步加快
壺鎮鎮黨委、政府主動適應新常態、推出新舉措,特別是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經濟升級上取得了突出成績,有力保障了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僅去年以來,就全面淘汰49臺沖天爐、14臺一段式煤氣發生爐,加快軋鋼鑄造產業整合,累計關停、取締落后產能企業、加工點31家,傳統產業轉型持續加快。晨龍鋸床、鋸力煌、暢爾智能裝備成功挺進“新三板”,多家企業具備上市條件,成為全市“新三板”上市企業數多的鄉鎮。
另外,在全市發展“機器換人”整體解決技術,機器人產業全市。網絡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北山農村電子商務影響力持續提升,全鎮電子商務實際銷售額突破10億元,切實邁出了“互聯網 ”轉型的堅定步伐。
二、結合互聯網平臺 促進機床網上貿易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電子商務的持續快速發展,壺鎮人看到了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平臺的機遇,借助現代媒體與網絡貿易平臺的力量,壺鎮促使傳統的裝備企業通過“互聯網”“廠聯網”和智能工廠建設實現智能化生產過程的樣板基地。
其中,以北山狼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異軍突起,北山村已成為全國14個淘寶村之一,三上央視,并形成了農村電商的“北山模式”,是青年人創業、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據悉,北山村全村人口約2000人,其中有超過500 人從事 和淘寶相關的業務,網店超過 300 家,全鎮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達3億元。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北山村曾作為淘寶的典型樣本在美國CNBC滾動播出,以幫助外國人理解淘寶、理解阿里,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的典型。
三、優化投資環境 加強人才引進
壺鎮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級部門對小鎮重點項目的支持,在信貸、財政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制訂了優惠政策,對小鎮智能制造重大項目加強政策扶持力度。 為此,專門設立了“機床小鎮”開發專項資金、“機床小鎮”投資引導資金和實行差別工業地價等政策支持小鎮的建設,打造出一個、的投資環境。
人才引進方面,壺鎮一是強化人才要素支撐,采取團隊整體引進、人才帶動引進、高新技術項目開發引進等方式,吸引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持續研發能力的專業人才。對擁有核心技術及技術的人才及團隊,實施“一人一議”政策。二是促進區域合作交流,每年舉辦智能制造產業論壇和互聯網展覽會、博覽會等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動,吸引相關智能制造企業發布新產品、新技術和 新服務等,促進更廣泛、更寬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全面推進宣傳推廣。
所以,“中國機床之都”是怎么煉成的?壺鎮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在時代的浪潮中激流勇進,頑強拼搏,才終于寫出了美麗的篇章。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