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小型企業為主要的文印輸出類產品,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既沒有數碼復合機的可擴展性和高速性能,也沒有入門級激光打印產品便宜的售價,看似無路可走的中端激光打印產品已面臨腹背受敵的處境,到底應該如何改變才能突破重圍呢?
如此這般的現狀,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應該怎樣突破數碼復合機在市場中的擠壓呢?其實辦法很簡單———從自身優勢入手,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中端激光打印機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四點可以概括:其一,中端激光打印產品輸出速度可以完全滿足中小企業的日常文印需求;其二,后續的打印成本比入門級激光打印產品更為低廉;其三,產品設計更為完善用料更為扎實經久耐用;后,在中小型企業的中端激光打印產品為桌面級產品,相比復合機而言占用辦公空間更少易于擺放。
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提速是關鍵
現階段市場上主流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打印速度多在30頁/分鐘以內,雖然肯定比入門級激光打印產品更快,但隨著技術的革新,這一優勢已經不再那么明顯,所以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欲破兩面夾擊之困必先提高產品的輸出速度,畢竟企業都需要從員工的工作效率中尋求更大利潤。
筆者認為,對照入門級激光打印產品現有新產品的輸出速度,中端激光打印產品的輸出速度必須突破現有的30頁/分鐘打印速度瓶頸,提速后的中端激光打印產品將打破市場上低中高速打印產品之間的輸出速度壁壘,畢竟市場總是會青睞那些價格相同卻性能更好的產品。
很多用戶認為整體使用成本就是機器+耗材的價格,其實維修也在整體使用成本中占比較高,如果購買到一臺經常出問題質保時間只有一年的產品,那企業在后續維修上的花費將不亞于采購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浪費了企業的時間成本。
對于皮實耐用的激光打印產品用戶而言,兼容耗材是他們的*,雖然他們明知道兼容耗材容易造成設備的老化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但相比于原廠耗材的高質量打印,用戶更在乎的是后期的單張打印成本,用戶在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兼容耗材時毫無抵抗能力。
筆者認為面對數碼復合機類產品的低廉單張打印成本,中端激光打印產品想吸引更多的用戶采購則必須降低其打印成本,但依照現有原廠和兼容耗材的生產成本考慮,中端激光打印產品降到與兼容耗材同一起跑線不太現實,略有超過即可,高質量和可靠性足以成為消費者選擇原裝耗材的契機。
近期業界后一場打印產品新品發布會上,Brother給我們帶來新品能怎樣如我們“所愿”呢?中端激光打印產品為關鍵的機械結構、輸出速度、使用成本這三點看個究竟。
創新科技優化內部結構
為了打破國內根深蒂固的“加粉文化”,Brother研發了全新粉倉構造的“按需供粉”系列打印產品,其滿足了中小型企業用戶對于高品質文印的需求。“按需供粉”系列打印產品通過內部機械結構的調整,將原來的粉盒進化成粉倉,隨著墨粉的消耗,粉倉中的新墨粉按單次打印需求加入到顯影單元。這讓粉倉體積變得小巧,且打印容量仍維持在2600頁。技術的創新使得用戶購置成本減少,大大降低了使用原裝耗材的門檻。
“按需供粉”系列打印產品內的核心部件也有了提升:將傳統的激光打印產品內的單激光器升級為雙激光器,使得“按需供粉”系列打印產品速度快至34頁/分鐘。該系列產品保持了Brother產品一貫的穩定品質,5萬頁的打印壽命滿足了大打印量用戶對輸出的需求。Brother“按需供粉”全系列產品提供3年保修,加上低廉的后期耗材使用成本,為用戶消除了后顧之憂。
此次Brother發布的“按需供粉”系列打印產品即便是如此的高速、低成本,但從輸出速度上衡量仍屬于中端激光打印產品的范疇,從機械結構、輸出速度、使用成本等方面分析,其產品設計無疑是參照現有中小企業日常打印需求而量身訂制的。科技的發展不僅帶給了打印品牌更多的可能性,也為中小企業的文印消費帶來更多的選擇。
一點巧設計帶來大改變
Brother帶來的全新粉倉構造“按需供粉”產品,看似是將粉倉從傳統耗材中獨立出來的一種巧設計,為何不是將搓紙輪變得更為厚實?為何不是將粉倉墨粉量提高?我們相信Brother有這樣的研發實力,但為何僅僅是改變了粉倉構造的“按需供粉”產品?其實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Brother已經深入的研究了中小企業的日常文印需求,才會對為核心的為主要的問題進行修正改革,也正是這一小點改變,給中端激光打印產品市場帶來了大改變!
(原標題:難道復合機就能制霸全場?中端激光打印機路在何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