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機床行業的“大國工匠”
2008年獲全國機械工業職工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技能大賽個人第二名;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第四名,并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同年,獲“安徽省技術能手”稱號。他銘記: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二、90后數控車工周清為火箭打造零件
每當聽到我國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消息,90后小伙周清總會升起一股自豪感——那上面,或許就有自己親手加工的零件!作為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的一名數控車工,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為運載火箭、戰術武器打造各種構件。通過刻苦鉆研,年紀輕輕的他已是技術骨干,并獲得2015上海技師稱號。
三、“三頭六臂”耿家盛:一人能同時操作三臺車床
耿家盛,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拉絲分公司技師,他集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興滇人才獎等眾多榮譽于一身。他在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做了31年的技術工人,在良好家風熏陶下,他繼承技術工人父母勤勞的光榮傳統,勇于實踐、勤學苦練,工作中他一個人能同時操作三臺車床,同事都叫他“三頭六臂”的耿師傅。
四、90后裴先鋒:“匠人精神”成就“大國工匠”
一個普通的“90后”電焊工,讓中國技術工人的名字次銘刻在職業技能界“奧林匹克”賽事的豐碑上。他叫裴先鋒,中國石油建設公司第三工程處313工程隊電焊技師。2011年,21歲的裴先鋒來到英國倫敦,在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一路過關斬將,摘得焊接項目銀牌,實現了這一賽事中國人獎牌零的突破,向世界展示中國“大國工匠”的風采。
五、80后技工方文墨:純手工打造精度賽過數控機床
方文墨,在徒弟眼中,他是鉗工界奇才,在妻子眼中,他是個浪漫的胖子。而在今年9.3閱兵的裝備中,飛過天安門的5架殲-15,有不少的核心零件,是方文墨和他的班組做出來的。在工業化時代,盡管很多零件都可以自動化生產了,但是有的戰機零件因為數量少、加工精度高、難度大,還是需要手工打磨。
六、丁祥鋒:重卡大梁生產線上的“舞者”
重型卡車的大梁生產線,過去很長時間被國外企業壟斷。其中一個技術難題就是,大梁生產線的裝配精度要求非常高,高到以毫米計算,不能有絲毫的差離。揚州有一名技工,不畏艱難,潛心研究,攻克了大梁生產線裝配上的技術難題。他,就是江蘇金方圓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第二事業部總經理助理丁祥鋒,他被譽為重卡大梁生產線上的“舞者”。
七、梁兵:以“較真”精神做數控行業排頭兵
記者在焦作見到了被業內譽為“數控行業排頭兵”的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的技師梁兵,身著藍色工裝、鼻梁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看起來靦腆優雅的他正在認真輔導工作中遇到難題的徒弟。
八、中航專家楚王偉:星光閃耀守護祖國藍天
“做一名技術專家,不僅要‘靜’,也要‘動’。要靜下心來做研究,也要主動出擊,吸收更多其他專業的知識。”楚王偉如是說。楚王偉1993年到中航工業成飛,22年間,他主持了多個國家型號工程的數控結構零件的研制工作。
九、曹彥文:掌握數控技術的“90后”高手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系列節目《大國工匠》又一次讓人們把關注的目光聚焦到了技術工人身上。尤其是其中幾位航天工業技師的事跡,更是讓人看到了中國強國夢的希望。其實,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比賽中,也有一位“航天人”用自己出色的技能獲得了比賽的高榮譽。他就是今年只有22歲的“90”后工人———中國航天新風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的曹彥文。
十、中航工業數控車工董曉虎:用青春和執著書寫人生
董曉虎,中航工業力源公司工程機加分廠數控車工技師,個子高大、濃眉大眼、正如他的名字那樣,虎虎有生氣。領導眼中的他,刻苦鉆研,勇于挑戰,總是能出現在分廠需要他的任何時刻,及時有效地解決分廠所有操作技術難題,是一名難得的員工;同事眼中的他,工作踏實,積極肯干,熱心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徒弟眼中的他,頭腦靈活工作嚴謹,做事精益求精,是令人敬重的好師傅。
十一、職教先鋒潘銘云:從數控學徒到技能大師
作為一名鏜床工人,他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帶隊攻克了多個數控技術難題。30個年頭里,他用知識武裝技能,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為福建省技能大師。今天的全省高技能人才展播,我們去認識一位專啃硬骨頭的技能大師——潘銘云。
十二、張繼高:把“加工中心”變成創新中心
見到鳳凰鎮精杰機械加工廠編程員張繼高時,他正在市工貿學校的精杰數控培訓中心輔導學員。張繼高告訴記者,培訓中心由在模具行業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進行一對一的授課,教學嚴謹,同時培訓中心有自己的加工中心設備,學員可以上機操作,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少走彎路,得到更有效的培訓。
十三、陳議忠:從“混口飯吃”到“技能大師”
陳議忠是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動力車間主任。從業30余年,他從一名普通電工,成長為全國機械工業職業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省技術能手。可當初成為一名技術工人,陳議忠實屬無心插柳。
十四、魯宏勛:奏出“中國制造”強音之“大國工匠”
魯大師已經連續三屆擔任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的專家、教練。“魯大師”是對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十一車間數控程序調試員、銑工技師魯宏勛的敬稱,因為他在數控銑領域有著成績和巨大貢獻。參加工作30余年,魯宏勛獲得部級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一等功,入選國防科技工業技能人才庫,被授予多種榮譽稱號,魯宏勛所在的班組被空空導彈研究院命名為“魯宏勛班”,簡稱“魯班”。
十五、技師王欽鋒:農民工隊伍走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
從一名只有初中學歷的學徒到世界輪胎模具制造企業的機電工程師,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打工者到上市公司股東之一,從一名農民工到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剛剛39歲的王欽峰,跨越了一個又一個在別人看來不可能逾越的山峰,也贏得了大家的欽佩。
2015年機床行業的“大國工匠”盤點還未結束,敬請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