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營銷是指企業在真實、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或者有計劃的策劃、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借此制造“新聞熱點”來吸引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注意與興趣,以達到提高社會知名度、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并終促進產品或服務銷售的目的,運用新聞為企業宣傳的一種營銷方式。新聞營銷在營銷活動中有效綜合運用新聞報道傳播手段,創造佳傳播效能。新聞營銷通過新聞的形式和手法,多角度、多層面地詮釋企業文化、品牌內涵、產品機理、利益承諾,傳播行業資訊,消費時尚,指導購買決策。這種模式非常有利于引導市場消費,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塑造品牌的美譽度和公信力。
新聞營銷也叫軟廣告,軟廣告由于在形式上的隱蔽性和表達上的懸念性、完整性與可看性,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為企業的宣傳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作為企業與消費者的一種良好的溝通手段,新聞營銷逐漸受到了企業的青睞。上世紀90年代,傳統媒體新聞營銷被企業廣泛利用。這一時期像腦白金、蓋中蓋、三株、紅桃K等保健品企業表現得,為消費者灌輸了大量的消費知識,為其后期的消費引導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時候,新聞營銷應時而生,同樣是利用媒體這個平臺,人們愿意看新聞而不愿接受廣告,何不以新聞的形式為企業做宣傳?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廣告信息鋪天蓋地,消費者開始產生資訊焦慮,對廣告敬而遠之,而新聞營銷會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企業要傳播的東西。直到1997年,有償新聞被廣電部嚴令禁止,傳統媒體新聞營銷得到遏制。
新聞營銷除了熟悉各種媒體的特性,掌握新聞發布渠道,還要有出色的事件策劃能力和把握能力,出色的市場洞察力。在傳統媒體新聞營銷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企業應該轉變觀念,何不在網絡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利用電商平臺這一新型傳媒,在網絡營銷中通過的新聞營銷,讓信息從小眾過渡到大眾,從大眾過渡到小眾。
據了解,201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達到8萬億,占GDP總值15.3%。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64億,手機網民數量4.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隨著4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的普及,無線網絡升級等因素,促進了手機網民數的快速提升。中國網絡時代到來必將改變企業營銷策略,如何利用網絡平臺為企業營銷轉型升級是企業家應該探討的問題。
讓我們來分析一個典型網絡新聞營銷實戰案列,杰克機床通過新聞宣傳,查到百度收錄538篇新聞,以平均每篇新聞至少1000的點擊量,傳播人數達到53萬人次,其中還不包括轉載新聞其他網站點擊次數(備注:同樣的新聞百度只收錄一次),這些新聞有效的提高企業形象,傳播企業正能量,傳播面廣,為企業品牌提升發揮作用,希望企業重視新聞傳播作用,利潤新聞包裝企業形象。發布這些新聞所需費用及其低廉,幾萬元甚至更低至幾千元就能達到,我們以廣告效果評估中一項重要指標單位成本廣告到達率分析,目前沒有一個媒體傳播與之比擬。那么宣傳538篇新聞所需要時間成本計算,可以完成1年,也可以幾個月,決定于如果去發掘企業新聞要素,他不需要受到外界條件限制,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商務活動策劃。
網絡新聞營銷要抓住幾個基本點:一:確定主題。軟文一定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該主題能為企業宣傳帶來正能量,軟文內容生動具有可讀性。二:做好充分調研和數據分析。做市場需要做市調,了解目標消費者的各種各樣數據,獲得消費者關心和重視議題。三:表現訴求手段多樣化。軟文的創作經常運用到的表現訴求手法有新聞式、說理式、情感式、直接式、問答式等,新聞宣傳可以采取圖文結合、動靜結合表現手法。四:企業主重視包裝。不同階段企業,新聞包裝手法不一樣,可以選擇包裝產品、包裝技術、包裝人才、包裝公益事業等等,只要企業主重視企業利用新聞營銷,包裝要素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條件選擇包裝理由。
網絡新聞營銷發布渠道非常之廣泛,只要你用心去留意不難發現。常規的網絡新聞營銷發布平臺有B2B、B2C、C2C、社區網站論壇、微信、微博、貼吧、百度知道、文庫等等,廣泛吸引這些低價,甚至是免費平臺公眾眼球,即為注意力經濟學。
重要的是利用網絡培育良好的網絡媒體關系。網絡媒體記者與傳統媒體記者一樣值得企業宣傳部門的重視,建立深厚的媒體公共關系,整合媒體資源,讓媒體在一定限度內為企業服務。平等與尊重是原則。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而網絡媒體在很大層面能主宰輿論走向。
利用電商平臺為企業新聞營銷迫不及待,你的企業還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