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5導讀:機床工具行業作為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將自主創新戰略作為主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著重強調了要以技術創新工程來支撐和行業發展。我國數控機床產業應該抓住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空間巨大的機遇,加大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訓力度,早日實現產品的轉型升級。
我國數控機床早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先后經歷了起步(1958—1979年)、引進技術與開發(1980—1989年)、快速發展(1990年以來)三個階段。目前,我國數控機床無論從產品種類、技術水平、質量和產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有以納米加工及亞微米加工技術及設備為標志的超高精度加工技術產品投入市場;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復合機床等機床已經逐步實現國產化;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逐漸掌握了作為數控機床神經中樞的數控系統裝置主流技術,與世界先進技術保持了同步。目前,國產數控系統產品,低檔的可以全部滿足國內需求,中檔的可以滿足50%以上,產品正在逐步突破國外公司的壟斷局面。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數控機床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研發、重組和并購,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實力的本土數控機床生產企業,代表企業如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北京北一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第二機床集團、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而且不斷有新興企業崛起。
為了推動國產數控機床在軍工、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的倡導和支持下,幾年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通過扎實和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建立了供需信息預報制、進口機床國產化論證制、用戶工藝技術培訓制、機床應用情況現場對接制等工作體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協會搭橋、供需互動的國產數控機床應用長效合作機制。該機制已經運行多年,在推動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和改進提升、為重點用戶領域提供適用產品、了解用戶新需求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7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先后5次召開會議,會議對數控機床等五個重大項目達成綜合平衡意見。會議盡快修改完善2014年度計劃,報三部門備案,同時抓緊編制2014年度經費預算建議方案,及時報送財政部。
“這五大專項涉及到國家民生,更是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點,值得相關部門著重關注。國家相關部門對上述五大專項進行綜合平衡,其中機床業位列其中。數控機床代表了機械重工產業,作為機械加工重要部分的數控機床也一直存在嚴峻的挑戰。”研究員羅百輝認為,將數控機床納入綜合平衡的專項之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國內數控機床行業起步較晚、底子薄、技術落后,多重問題長期存在,其中數控機床產量嚴重不足而中低端數控機床卻產能過剩,產業布局和發展重心存在著一定偏差。同時,國內缺乏的數控機床研發人才,對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不足,極大地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的數控機床產業應該抓住國家政策扶持和市場空間巨大的機遇,加大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實現數控產業自我優化,數控機床,前景無限,提高企業綜合服務能力,努力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力爭早日實現數控機床產品從低端到、從初級產品加工到高精尖產品制造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