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紹
JC35導讀:目前,我國機床行業仍處于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中低端,中產品的研發需要經歷較長的過程。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重點聯系企業新增訂單已連續19個月負增長,這意味著,到今年3月份,重點企業新增訂單已連續22個月負增長。
“中低端產品生產能力大大過剩,產品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因此轉型升級必須提速。否則拿不到訂單,企業就沒飯吃。”4月22日,為期6天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13)在北京新國展開幕。展會期間,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在接受采訪時,就我國機床企業現狀和努力方向發表上述觀點。
我國機床產業走過了高速增長的輝煌十年。2012年,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再平衡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市場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需求總量顯著下降,而需求結構卻加速升級。為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解決供需矛盾,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機床企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發展新階段。
從規模型到質量型轉變
“去年,機床市場整體行情不好。”深圳市三一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不少機床企業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企業去年訂單出現下滑。“中國作為機床工業大市場,市場數量規模在萎縮,需求訂單在下滑。而與此同時,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水平卻在迅速提升。”吳柏林表示,機床企業為汽車、飛機、輪船、航天、發電行業等多行業提供設備,這些行業需求在不斷提高,意味著機床產品研發水平也需要提升。
吳柏林進一步舉例說:“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正在研制第四代飛機,而機床企業原有的第三代機床設備是無法制造出第四代飛機的。再如,汽車產品對節能減排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這也需要機床企業跟著轉型升級。”“中國機床產品在從規模型向數量型轉變。”吳柏林直言,目前,低端機床產品市場需求萎縮明顯,而機床產品市場需求雖也在減少,但減負不多,需求堅挺。
產品進口依賴度高
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關錫友表示,我國機床行業自誕生之日起,目標就是用自主研發替代進口。但目前來看,進口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在上升。
吳柏林也表示,2012年,我國市場對自主研發生產的金屬切削設備需求降低了20%多,而進口金屬切削設備需求卻增長了20%。市場規??s減大的產品恰恰是我國企業擅長的部分,而對市場的生產力水平較低,導致供需錯位。吳柏林說。
吳柏林甚至表示:“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時,我們使用的不是國內大型公司生產的挖掘機,而是日本品牌的產品。”
提升產業轉化率是關鍵
吳柏林表示,前10年,我國機床產品科研成果顯著,開發的新品份額占85%,新產品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雖然得到驗收和表彰的產品很多,但產業轉化率卻不高,導致產品升級受阻。如果這些產品能夠投入懂啊市場中,將具有很強競爭力。
因此,吳柏林認為,下階段努力的方向是要提升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率,加強對產品的二次開發。提高質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