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鏜孔加工的刀具技術
與其它機械加工相比,鏜孔加工屬于一種較難的加工。它只靠調節一枚刀片(或刀片座)要加工出H7、H6這樣的微米級的孔。以前,人們曾將從事這種加工的人稱為“鏜孔師”,以表示對這種有特別技能的人的尊敬。但是,隨著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的普及,現在的鏜孔加工只需要進行編程、按扭操作等。正因為這樣,就需要有更簡單、更方便、更精密的刀具來保證產品的質量。
這里主要從工具技術的角度來分析加工中心的鏜孔加工。
1. 加工中心鏜孔加工的特點
1.1工具轉動
與車床加工不同,加工中心加工時由于工具轉動,便不可能在加工中及時掌握刀尖的情況來調節進刀量等。也不可能像數控車床那樣可以只調節數控按扭就可以改變加工直徑。這便成了*自動化加工的一個很大的障礙。也正因為加工中心不具有自動加工直徑調節機能(附有U軸機能的除外),就要求鏜刀必須具有微調機構或自動補償機能,特別是在精鏜時根據公差要求有時必須實現微米級調節。
另外,加工中心鏜孔時由于切屑的流出方向在不斷改變,所以刀尖、工件的冷卻以及切屑的排出都要比車床加工時難得多。特別是用立式加工中心進行鋼的盲孔粗鏜加工時,至今這個問題還未得到完*。
1.2顫振(Chatter)
鏜孔加工時常出現的、也是zui令人頭痛的問題是顫振。加工中心發生顫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工具系統的剛性(Rigidity)
包括刀柄、鏜桿、鏜頭以及中間連接部分的剛性。因為是懸臂加工(Stub Boring),所以特別是加工小孔、深孔及硬質工件時,工具系統的剛性尤為重要。
②工具系統的動平衡(Balance)
相對于工具系統的轉動軸心,工具自身如有一不平衡質量,在轉動時因不平衡的離心力的作用而導致顫振的發生。特別是在高速加工時工具的動平衡性影響很大。
③工件自身或工件的固定剛性(Clamping Rigidity)
一些較小、較薄的工件由于其自身的剛性不足,或由于工件形狀等原因無法使用合理的夾具進行充分的固定。
④刀片的刀尖形狀(Geometry of Edge)
刀片的前角、后角、刀尖半徑、斷屑槽形狀不同,所產生的切削抗力也不同。
⑤切削條件(Cutting Condition)
包括切削速度、進給、進刀量以及給油方式及種類等。
⑥機器的主軸系統(Spindle)等
機器主軸自身的剛性、軸承及齒輪的性能以及主軸和刀柄之間的連接剛性。
2. 鏜刀的選擇基準
根據加工內容的不同,鏜刀的選擇基準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應注意系統本身的剛性、動平衡性、柔性、可靠性、操作方便性及壽命和成本等。
2.1一體式(Solid)鏜刀與模塊式(Modular)鏜刀
傳統的一體式鏜刀主要用于產品的生產線或專機上,但實際上機器的規格多種多樣,如NT、MT、BT、IV、CV、DV等等。即使規格一樣,大小也有不同。如BT有15、30、40、45、50、60等等。即使規格、大小都一樣,有可能拉釘形狀、螺紋也不一樣,或者法蘭面形狀不一樣。這些都使得一體式鏜刀在對應上遇到很大的困難。特別是近些年來,市場結構、市場需要日新月異,產品周期日益縮短,這就要求加工機械以及加工工具具有更充分的柔性(Suppleness)。所以一體式鏜刀大多數已從工場中消失。
模塊式鏜刀即是將鏜刀分為:基礎柄(Basic Holder)、延長器(Extension)、減徑器(Reduction)、鏜桿、鏜頭(Boring Head)、刀片座(Insert Holder)、刀片(Insert)、倒角環等多個部分,然后根據具體的加工內容(粗鏜、精鏜;孔的直徑、深度、形狀;工件材料等等)進行自由組合。這樣不但大大地減少了刀柄的數量,降低了成本,也可以迅速對應各種加工要求,并延長刀具整體的壽命。
模塊式鏜刀zui先出現在歐洲市場,大約20年前日本大昭和精機株式會社(BIG)與瑞士KAISER公司進行技術合作,BIG-KAISER模塊式鏜刀出現在日本市場,并逐漸取代了一體式鏜刀的地位。如今日本的機械加工工場里80%以上都是使用的BIG-KAISER模塊式鏜刀。
由此可見,模塊式鏜刀具有一體式鏜刀*的優勢。當然,這也需要模塊式鏜刀具有高連接精度和高連接剛性,以及高重復精度和高度的信賴性。
2.2各種各樣的模塊式鏜刀
現在市場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模塊式鏜刀系統,它們的連接方式各有區別。
①BIG-KAISER方式:它只要靠一顆錐度為15°的錐形螺釘來連接,固定時也只需要一支六角小扳手,操作非常方便。由于螺孔與被連接體的錐孔間有一定的偏心,當旋緊螺釘時依靠錐面的作用,將旋緊力的絕大部分轉化為軸向的拉力,使被連接的兩部分貼緊,而保持徑向位置不變。固定螺釘用高剪斷強度材料制成,可承受較大的扭矩,并且粗鏜時設有加強拴。
②側固式:顯而易見,這種連接方式僅僅是達到固定的目的。它的旋緊力的絕大部分都向著徑向。不但連接體的端面不能密接,徑向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③旋入式:雖然端面得到連接,但刀尖在圓周上的相位會發生變化。
④后部拉緊式:端面的連接和跳動都較好,但操作性很差。
⑤其它方式:包括側面90°兩點固定方式;側面180°兩點傾斜固定方式;ABS方式等等。
總而言之,模塊式鏜刀系統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并不是說只要是模塊式就好。必須從連接剛性、精度、操作性、價格等多方面來衡量。
下一篇: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點評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