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風淋室走進張一元茶業現代化生產車間
閱讀:941 發布時間:2013-9-5張一元創始人張昌冀從1900年開始便從福建購買茶坯,這個傳統一傳就是一個多世紀。1992年張一元成立公司后,董事長王秀蘭上任的頭幾件事中就有到福建建立種植基地。福建是沿海省份,經濟發展良好,近年來茶坯的生產成本也是逐年走高。盡管臨近省份時常邀請張一元在當地設立基地并給予優惠政策,但至今張一元的茉莉花茶原料依舊保持著全部由福建生產的傳統,保證的原汁原味。
2010年秋,張一元面向未來的總部基地敲定在了通州中關村金橋科技園區。一家以經營傳統飲品為主業的入住科技園區,在簽約之時很多人并不理解。但在園區看來,張一元的入駐充滿科技含量。
“為了讓普通市民也能直觀地看到我們花茶的生產,我們還在新的基地里設計了參觀通道,并對外開放‘工業游’。”張一元董事長王秀蘭告訴記者,這樣做不僅是對自己的生產、品控環節有信心,不怕別人來看,更是讓消費者安心選擇的產品。
記者注意到,張一元金橋基地的茶葉生產、加工、分裝全程實現無菌化。所有工作人員進入車間都要穿上連體潔凈服,經過不銹鋼風淋室才可以進入車間。該基地新建的理化實驗室里嶄新的茶葉及茶制品質量檢測設備,可以分析、檢測茶葉中的茶多酚、粗纖維、農藥殘留等數據,對所有批次茶葉均進行進一步質檢,質量層面確保*。在包裝車間,連地面采用了無毒無害、防塵防潮的潔凈材料。
“花了一個多億,為的就是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張一元董事長王秀蘭這樣介紹這座張一元的“總部基地”。據王秀蘭介紹,張一元金橋基地的部分重要設備,如理化實驗室、進口勻堆機、異物分揀設備身價都是甚至。
雖說國家對茶葉行業并未實行食品級衛生標準,但在王秀蘭看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茶行未來以食品級為標準是大勢所趨。與其到時重新再弄,不如一步到位,為終端消費者提供超前標準的產品。劉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