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機床業必須切實解決三大問題
閱讀:1164 發布時間:2010-7-16進入21世紀,世界機床市場逐步由衰頹走向興旺。2001~2004年世界機床產值分別為361.3億美元、321.6億美元、367.9億美元和452.9億美元,2003年、2004年各比上年增14.4%和23.3%。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機床市場需求增多,在機床技術上競爭也更激烈。在新形勢下,中國機床工業必須全面提高產品品質;調整產品結構、滿足各方面市場迫切需求;減少進口、擴大出口,切實解決好這三大問題。
品質問題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機床在激烈競爭中,無不高度重視品質。而比較起來,中國機床在質量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zui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目前世界機床精度在迅速提高,并向納米級進軍。日本掀起了發展納米技術的熱潮。世界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已普遍超過±5μm,有的達±3μm、±2μm、±1μm,而中國的同類產品定位精度卻在±8μm以下。
機床精度的提高全靠硬功夫,依靠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和高精度的設備。而這一點,卻顯然是中國機床工業所不具備的。20世紀60年代中國在發展高精度機床時曾作過一些努力,取得了較大成績,出現了一些當時的廠,涌現了一批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但如今這些企業都已衰退。整個機床工業在發展高精度的精密機床上,雖然不能說是后繼無人,但也已嚴重缺乏后勁。在整體上,與美、德、日等國差距正逐步拉大。在今后發展高精尖機床產品中,這將是一件十分致命的大事。
質量可以保證機床精度的提高,可以保證機床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一直以來,由于我國機床工業在質量上的平庸表現,而使得國產機床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差。
究其原因,還是由于中國機床行業長期缺乏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才使得質量成為制約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采取多種手段和措施來提高產品品質,以質取勝,是擺在中國機床工業發展面前的zui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結構問題
美、德、日在充分發展各種自動化機床、機床、自動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柔性生產線,因此生產效率很高。而中國機床構成比十分落后,粗加工車床占40%以上,精加工磨床僅占12%。工藝、機床、刀具等均十分落后。
近幾年我國的機床產量中粗加工機床仍占40%以上。2004年全國金切機床產量38.9萬臺,其中數控機床51861臺,占13%。即約有30萬余臺為普通機床。車床仍占40%以上。
沈陽機床集團1.2萬人,生產2萬臺機床,其中數控機床6000余臺,即約1萬多臺仍為普通機床。沈陽機床集團是全國的大機床廠,在全國的機床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國每年只有幾萬臺的數控機床是遠遠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