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簡介
閱讀:1599 發布時間:2010-7-16
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在生產中使用的快走絲線切割機床幾乎全部采用數字程序控制,這類機床主要由機床本體、脈沖電源、數控系統和工作液循環系統組成
1.機床本體
機床本體主要由床身、工作臺、運絲機構和絲架等組成,具體介紹如下:
1) 床身
床身是支承和固定工作臺、運絲機構等的基體。因此,要求床身應有一定的剛度和強度,一般采用箱體式結構。床身里面安裝有機床電氣系統、脈沖電源、工作液循環系統等元器件。
2) 工作臺
目前在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上采用的坐標工作臺,大多為X、Y方向線性運動。不論是哪種控制方式,電火花線切割機床zui終都是通過坐標工作臺與絲架的相對運動來完成零件加工的,坐標工作臺應具有很高的坐標精度和運動精度,而且要求運動靈敏、輕巧,一般都采用“十”字滑板、滾珠導軌,傳動絲杠和螺母之間必須消除間隙,以保證滑板的運動精度和靈敏度。
3) 運絲機構
在快走絲線切割加工時,電極絲需要不斷地往復運動,這個運動是由運絲機構來完成的。zui常見的運絲機構是單滾筒式,電極絲繞在儲絲筒上,并由絲筒作周期性的正反旋轉使電極絲高速往返運動。儲絲筒軸向往復運動的換向及行程長短由無觸點接近開關及其撞桿控制,調整撞桿的位置即可調節行程的長短。這種形式的運絲機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因而應用廣泛。其缺點是繞絲長度小,電動機正反轉動頻繁,電極絲張力不可調;但是在下圖的4處,來相對彌補這缺點的不足。
4) 絲架
運絲機構除上面所敘述的內容外,還包括絲架。絲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電極絲快速移動時,對電極絲起支撐作用,并使電極絲工作部分與工作臺平面保持垂直。為獲得良好的工藝效果,上、下絲架之間的距離宜盡可能小。
為了實現錐度加工,如下圖8處,是在上絲架的上導輪上加兩個小步進電動機,使上絲架上的導輪作微量坐標移動(又稱U、V軸移動),其運動軌跡由計算機控制。
2.脈沖電源
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脈沖電源與電火花成型加工作用的脈沖電源在原理上相同,不過受加工表面粗糙度和電極絲允許承載電流的限制,線切割加工脈沖電源的脈寬較窄(2~60 μs),單個脈沖能量、平均電流(1~5 A)一般較小,所以線切割總是采用正極性加工。
3.數控系統
數控系統在電火花線切割加工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兩方面:
(1) 軌跡控制作用。它地控制電極絲相對于工件的運動軌跡,使零件獲得所需的形狀和尺寸。
(2) 加工控制。它能根據放電間隙大小與放電狀態控制進給速度,使之與工件材料的蝕除速度相平衡,保持正常的穩定切割加工。
目前絕大部分機床采用數字程序控制,并且普遍采用繪圖式編程技術,操作者首先在計算機屏幕上畫出要加工的零件圖形,線切割軟件(如HF。YH軟件、北航海爾的CAXA線切割軟件等)會自動將圖形轉化為ISO代碼或3B代碼等線切割程序。
4. 工作液循環系統
工作液循環與過濾裝置是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一部分,其主要包括工作液箱、工作液泵、流量控制閥、進液管、回液管和過濾網罩等。工作液的作用是及時地從加工區域中排除電蝕產物,并連續充分供給清潔的工作液,以保證脈沖放電過程穩定而順利地進行。目前絕大部分快走絲機床的工作液是乳化液、水基復合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