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國裝備工業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相對有所改善,經濟運行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但形勢錯綜復雜的局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如今,隨著工業由傳統粗放型生產模式向集約型生產模式轉變,我國裝備制造業正向規模化、大型化、率、高精度方向發展。
我國裝備制造業在技術升級、標準和品牌塑造方面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是化技術缺失問題突出,與*水平相比還有非常明顯的差距。比如,在激光切割機、重型汽車液壓機、核壓力容器等所用特種鋼材和*醫療設備方面,目前我國企業實現重大技術飛躍的作為還相當有限。
預計2014年,我國裝備工業仍將面臨較為復雜的發展形勢。宏觀經濟仍將處于“4萬億”投資帶來高漲期后的緊縮階段,“去產能、去泡沫”的任務完成仍需一段時間,國內對裝備產品的需求不會大幅提升。但受新一輪改革政策措施出臺釋放發展紅利的影響,裝備工業將萌發新的動力與增長點,如軌道交通裝備將步入快速增長期。在以上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下,2014年我國裝備工業仍將平穩發展,工業增加值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3%左右。
與此同時,在深入貫徹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背景下,在國內外需求升級的倒逼機制下,裝備工業企業必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鑒于目前裝備工業利潤率仍處于下滑態勢,仍未真正擺脫困境、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裝備工業亟需在調結構、強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農機、智能儀器儀表等與消費、信息化、自動化關系密切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將快于典型的投資品行業,裝備工業未來的結構調整方向將更注重和適應這一變化趨勢。
綜合而言,未來國內裝備工業將著力轉向創新方面。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創新工作,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盡快實現重點突破,邁向。相關部門也應充分運用國內市場需求資源,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