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高速切削設備
閱讀:310 發(fā)布時間:2012-7-24精明的加工商一定會大量時間考慮機床的準備時間和人員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損失,我們永遠記住不用在這方面提醒他們。而我們該做的是如何從機床的加工時間上來給他們更高的加工效率,以及進可能的降低他們的打磨時間。甚至零打磨。高速切削設備的閃亮登場是讓加工商怦然心動的事件。先不要考慮其昂貴的造價(150萬左右),單從使用上講我認為一定是那句老話:它對有些人來講是一塊香香的肉,對另外一些人來講是劇毒的毒藥,日本人以及歐洲人不遺余力的宣傳高速切削的好處而讓人采用他們的設備。當然有些不實用的做法。在數控機床行業(yè)8年內實戰(zhàn)經驗告訴我他們的成本應在60~70萬左右。如此之高的利潤率是讓我看到了他們的本質。國內的數控機床的毛利應為(30~40%)之間。這是合理的,正直的利潤。如果您愿意維護他們*我想在相同時間就不可能掙更多的錢。更要考慮到售后服務等等。我不敢相信他們的服務可以在1~2天內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我們現有的科技還不能實現"固體傳真"。
從振興民族工業(yè)的角度上看應該支持國內機床廠的發(fā)展。高速切削的本質是把刀具的行走的長度在短時間內走完。大家知道
距離=速度×時間
刀具的說明已經固定國切削的方式決定長了就意味著無利可圖提高速度就等于把時間縮短。
高速切削因當前的機床本身的主軸和采用的刀具的限制決定了它不可能是一定好,目前國外通用的做法是*臺設備不采用高速切削,而第二臺或第三臺則可考慮這種設備。
成功的做法例如:
1臺仿形銑把大部分切削量完成(重切削)而剩于2~3mm的加工余量,把剩余的切削量在高速機床上快速完成,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1)--重切削機床很多,加工費很低
2)--加工量大,精度要求不高極易達到
3)--刀具便宜
4)--轉入高速切削后,因為加工對象已接近成形,所以*刀的切削量很均勻
5)--成形快速準確
6)--免太多打磨,配合尺寸
7)--刀具雖貴,但時間短,切削量不大,性能價格比率很好
8)--很多細微之處,如小角度導度等,細致加工一次完成而不用電火花幫快,
9)--*的表面光潔度(鏡面效果)
如此看來,設備的協調本是取勝之道,因為它的剩余量有2~3個mm所以在工作臺上XY上做兩個校準G54的檔板就完成工件裝夾的問題,而對于切削量不大的工件則直接在高速機床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