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如果沒有高檔數控機床自主生產能力 必將受制于人
閱讀:270 發布時間:2022-8-8“簡單來說,速度能達到多少馬赫對國防有重要意義。那么的發動機怎么造?需要數控機床。”大連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于德海對記者說,該公司自主研發了被稱為機床“大腦”的數控系統。數控機床對*的國防裝備具有超越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現代國防裝備中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具有一定特殊性和難度,用普通的加工設備和傳統加工工業無法達到要求,多軸聯動、高速、高精度的數控機床才能滿足加工要求。如此重要的戰略裝備,如果沒有自主生產能力必將受制于人,因為沒有人愿意將制造的機器無條件交到別人手中。
“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相繼啟動實施,包括“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數控機床專項”或“04專項”)。光洋就是在這一國家專項支持下發展起來的企業,“國家搭建平臺很重要。”于德海說。
12月5日,記者跟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位于遼寧的大連光洋科技集團,了解我國自主生產的數控機床發展現狀。
中國數控機床起步晚,核心零部件等配套產品發展滯后。沒有關鍵核心零部件,中國機床企業將受到其他企業的限制,或高價,或禁售。
光洋1993年從工控產品起步,有所積累后,開始機床數控系統研發。然而,從國外學習消化*技術造成無法獲得配套技術,產品性價比不高,無法獲得市場,光洋由此走上發展全產業鏈的道路。“專精特”是國際機場企業的一大特征,光洋卻在打造全產業鏈,包括產業鏈、技術鏈和人才鏈。
“我們要從零做起,*部件很重要。從國外進口零部件永遠發展不起來。”于德海說。光洋從技術鏈、產業鏈層面,對整機及關鍵部件開展創新。打通產業鏈后技術*自主,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良的服務,再加上性價比高于國外競爭對手,光洋機床贏得客戶信任,逐步打開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