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基礎地梁計算的關鍵,在于選擇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①文克勒模型:又稱彈簧墊層模型。它假設地基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與地基沉陷成正比。②半 大彈性體模型:它假設地基是半 大的理想彈性體。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設地基為有限深的彈性層。④成層地基模型:它假設地基為分層的平面或空間彈性體。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稱為連續介質地基模型。此外,有時還采用雙墊層彈簧模型、各向異性地基模型等。在一些小型工程設計或初步設計中,有時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線分布假設,使反力的求解成為靜定問題,計算大為簡化。
基礎地梁與基礎梁拉梁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1、取拉梁所拉結的柱子中軸力較大者的1/10,作為拉梁軸心受拉的拉力或軸心受壓的壓力,進行承載力計算。按此法計算時,柱基礎按偏心受壓考慮。(基礎土質較好,用此法較節約)
2、以拉梁平衡柱底彎矩,柱基礎按 受壓考慮。拉梁正彎矩鋼筋全部拉通,負彎矩筋有1/2拉通。此時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較高者。
一般情況下,獨立基礎兩個方向都會設基礎梁,既可以提高基礎整體性,也可以用來承擔底層的墻體。
基礎地梁 好與基礎直接相連,原因如下:
1,基礎地梁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地震時各基礎的變形,使基礎能共同協調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設計,因此是用來協調基礎的,而不是協調柱子.
2,底層柱計算長度大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較多的解決方法,不應該為了講究柱的剛度值而犧牲基礎地梁的作用.
3,短柱問題明顯,不用細說.
4,若 按方案二做,結構的計算簡圖也應該取到基礎頂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學概念不明確.
5,若要減小柱的計算長度可以適當把基礎頂面提高(對多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