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國外數控機床與國產數控機床差距
閱讀:3401 發布時間:2021-12-15經過國內數控機床行業幾十年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受益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有力支持,數控機床產品的升級步伐加快,涌現出大量的數控機床 機床創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但是,在產品質量,產品研發,應用領域研究,品牌推廣,營銷手段,服務專業化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為用戶提供的能力方面 解決方案。
國內數控機床與世界數控機設備差距分析
當前我國數控機床正處于快速提升階段。近幾年,為航空、航天、汽車、船舶和發電設備等制造領域研發的數控機床品種已達100余種,但與進機床制造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一、是制造裝備和管理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及可靠性不高。制造設備品種少、精度保持性較低、自動化水平不高及環保性差。企業的質量爭優意識還不夠深化,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完善,質量管理能力薄弱等,成為企業制造出的產品質量差、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性不好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是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高,產品整體競爭力不強。現階段我國數控機床*技術的來源多數是通過對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總體還處于技術跟蹤狀態,對消化、吸收和改進的投入遠遠不夠。有效、柔性、機床主機及關鍵功能部件的設計技術、制造技術、試驗技術、集成技術和用戶工藝研究等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還有待加強,高性能數控系統及智能化技術還不夠成熟;技術標準水平低、行業貫徹不夠廣泛;產品性能與可靠性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影響了市場競爭力。
三、是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專業化配套體系不完善,仍依賴進口。對數控機床功能和性能起決定作用的中數控系統,大功率電主軸等關鍵功能部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仍有待發展,因而未能形成完整的技術鏈和產業鏈,專業化分工不明確,尚難滿足數控機床的應用需求,至今大部分依然靠國外進口。
如何破局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我國數控機床企業迫切需要在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自主發展的突破,應注重發展節能、環保、可靠、高效和智能化的高性能產品,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升綠色設計和制造水平,創新服務模式,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同提高。
我國數控機床企業經過自身努力和國家推動,從提升機床制造水平和提高產品品質方面加強修煉內功,積極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為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從采購、生產、銷售、管理各個環節,精兵簡政,有規劃地利用有限資源,加強內部成本控制,提升市場競爭力;從企業宣傳和用戶服務方面,自己,拓展服務,創建良好的品牌效應,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