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提高機床鑄件質量的關鍵技術
閱讀:604 發布時間:2021-8-31目前機床鑄件大部分仍為灰鑄鐵,實踐證明,高碳當量、高強度是灰鑄鐵的發展方向,它是灰鑄鐵在高強度下獲得低的鑄造應力,良好的加工性、鑄造性的重要途徑,是這三方面達到綜合平衡的重要措施。但是,在高碳當量下獲得高強度不是一個簡單的成分調整,而是要控制好熔煉與孕育環節,尤其是提高灰鑄鐵的冶金質量,它是生產高碳當量、高強度鑄鐵的基礎。
1、熔煉環節
(1)碳當量的控制。機床鑄件碳當量對比,可以看出,國內機床鑄件的碳當量比的低。
(2)硅碳比的控制。硅碳比的對比,可以看出,國內機床鑄件的硅碳比也比的低。建議好將硅碳比控制在0.55~0.62。
(3)合金化的控制。鐵液中加入合金元素能增加奧氏體枝晶數量,增加并細化珠光體,強化鐵素體,細化石墨,細化共晶團,截面敏感性。主要機床件加入合金已規范化,一般為w(Cu)0.4%~0.6%或w(Cr)0.2%~0.4%。國內20世紀80年代曾頒布過機床合金鑄鐵規范,但執行一段時間后,未再繼續。目前各廠機床鑄件合金化各異,未納入規范,生產中對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認識也不足。在高碳當量下加入某些穩定珠光體的合金元素以增加其強度與硬度,減少截面敏感性。低合金化是高碳當量,高強度灰鑄鐵*的措施。常加的合金元素有Cu、Cr、Sb、Sn,并常用Cu與Cr、Cu與Sb、Cu與Sn進行組合,加入合金元素的質量分數推薦如下組合:0.4%~0.6%Cu與0.2%~0.4%Cr、0.4%~0.6%Cu與0.02%~0.04%Sb、0.4%~0.6%Cu與0.02%~0.04%Sn。
2、配料
在沖天爐熔煉條件下,機床鑄件廢鋼配比如,可以看出,廢鋼加入的比例要比國內高。在電爐熔煉條件下,國內廢鋼加入量少,生鐵加入量多,石墨品質差。而生鐵加入量一般低于10%,同時采用高廢鋼、高滲碳工藝,石墨品質好。
高廢鋼配比+滲碳的工藝是高碳當量、高強度的重要措施。大量實踐證明,在同樣碳當量下,高廢鋼配比的鑄鐵其抗拉強度高,硬度低,品質系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