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臥式加工中心的操作關鍵及作業原理
閱讀:1990 發布時間:2021-7-27
臥式加工中心的操作關鍵及作業原理
許多人可能在運用臥式加工中心的時分并不是特別注意其操作關鍵,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往往簡略被忽略。
1、確保在主軸的行程范圍內使工件的加工內容全部完結。
2、盡量在一次裝夾中完結所有的加工內容。當非要替換夾緊點時,要特別注意不能因替換夾緊點而破壞定位精度,必要時在工藝文件中說明。.夾具底面與作業臺的觸摸,夾具的底面平面度有必要確保在0.01—0.02mm以內,外表粗糙度不大于Ra3.2um。
3、夾具應具有盡可能少的元件和較高的剛度。
4、為了簡化定位與安,夾具的每個定位面相對加工原點,都應有精確的坐標尺度。
5、關于有交互作業臺的加工中心,因為作業臺的移動、上托、下托和旋轉等動作,夾具規劃有必要避免夾具和機床的空間干與。
6、夾具要盡量敞開,夾緊元件的空間方位能低則低,裝置夾具不能和工步刀具軌道發生干與。
7、能經短時刻的拆開,改成適合新工件的夾具。因為加工中心的輔佐時刻已經緊縮得很短,配套夾具的裝卸不能占用太多時刻。
8、為確保零件裝置方位與編程中所選定的工件坐標系及機床坐標系方向一致性,及定向裝置。
臥式加工中心的作業原理:
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后,數字操控體系能操控機床按不同加工工序,主動挑選及替換刀具,主動改動機床主軸轉速、進給速度和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軌道及其它輔佐功用,順次完結工件多個面上多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用,然后使出產功率大大提高。加工中心因為工序的集中和主動換刀,減少了工件的裝夾、丈量和機床調整等時刻,使機床的切削時刻到達機床開動時刻的80%左右(普通機床僅為15~20%);同時也減少了工序之間的工件周轉、搬運和存放時刻,縮短了出產周期,具有明顯的經濟效果。加工中心適用于零件形狀比較雜亂、精度要求較高、產品替換頻頻的中小批量出產。與立式加工中心相比較,臥式加工中心結構雜亂,占地面積大,價格也較高,并且臥式加工中心在加工時不便觀察,零件裝夾和丈量時不便利,但加工時排屑簡略,對加工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