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權坤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疾控污水系統生物膜法的主要優點是對水質、水量變化的適應性較強,主要用于從污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機污染物,是一種被廣泛采用的生物處理方法。生物膜法是一大類生物處理法的統稱,共同的特點是微生物附著在介質“濾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觸后,溶解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轉化為H2O、CO2、NH3和微生物細胞物質,污水得到凈化,所需氧氣一般直接來自大氣。污水如含有較多的懸浮固體,應先用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懸浮固體后再進入生物膜法處理構筑物,以免引起堵塞,并減輕其負荷。
吸附生物降解工藝的簡稱AB法污水處理工藝,是20世紀70年代在傳統的兩段活性污泥法(初沉池+活性污泥曝氣池)和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生物吸附氧化法,該工藝不設初沉池,由A段和B段二級活性污泥系統串聯組成,并分別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
AB法在技術上主要突破是A段。A段前省去了初沉池,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網經格柵和沉砂池直接進入A段,A段在污泥負荷高達2~6kgBOD5/(kgMLSS•d)、水力停留時間為30min、DO為好氧(2mg/L)或微氧(0.2~0.7mg/L)、泥齡短(0.5~0.7d)的條件下運行。由于在排水管網中發生細菌的增殖、適應和選擇等生物學過程,使原污水中出現生命力旺盛的能適應原污水環境的微生物群落,A段充分利用了原污水中存在的生物動力學潛力,成為一個開放性生物動力學系統。
權坤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疾控污水系統A段的高負荷和低泥齡決定了只有那些快速增長和增殖的原核微生物才能夠生存并占主要地位,由于其世代較短且處于對數增*,因而繁殖速度相當快,數量急劇增加,且原核微生物體積小,表面積與體積比值高,所以原核微生物具有較大的代謝活性和大的營養儲存容量,在降解聚合物的活性方面,A段細菌要比B段細菌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