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與之對應,選用高強度芯材材料、具備高承載力屬性的承載型防屈曲支撐相對應用較少,該類防屈曲支撐雖然耗能性能有所降低,但由于其高承載力屬性及同等承載條件下相對較小的構建截面尺寸特性,特定條件下,依然具備顯著的應用優勢。典型舉例,承載型防屈曲支撐局部替代結構剪力墻,利用其高承載力屬性,提供與被替代剪力墻基本等效的抗側剛度貢獻,同時相比常規鋼支撐具備較小的截面尺寸和相對簡潔的節點連接樣式,可以顯著改善建筑立面效果,并*適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
依托招商銀行信息大樓和銀川建發項目2個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的實際工程案例,針對承載型防屈曲支撐局部替代剪力墻的工程應用可行性問題展開具體研究。結合彈性模型計算方式、彈塑性模型計算方式和實際構件承載力試驗等方法,對承載型防屈曲支撐在各種實際工況下的承載屬性發揮、抗側剛度貢獻、損傷發展趨勢及極限承載力的實現等方面進行具體研究。彈性分析分別從多遇地震分析和性能化設計分析2個方面進行研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研究分析防屈曲支撐替代剪力墻后的結構指標變化、抗側力剛度貢獻以及防屈曲支撐的承載力實現狀態。在性能化設計分析中,針對彈性計算假定的設防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設立中震不屈服、中震彈性、大震不屈服3種性能目標,分別在3種性能目標下研究防屈曲支撐的承載力實現狀態和抗側剛度貢獻,并確認其與被替代剪力墻等效性能水平。彈塑性分析分別從罕遇地震烈度下的靜力彈塑性推覆分析、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和關鍵節點有限元彈塑性分析3個方面進行研究。靜力彈塑性推覆分析中,結合水平荷載的分級加載屬性,進行主體結構及防屈曲支撐的損傷分析和承載型防屈曲支撐高承載力屬性的保持能力研究。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中,通過3條罕遇地震波作用進行時程分析,分析結構動力指標、結構損傷發展、防屈曲支撐的受力狀態以及防屈曲支撐與框架的協同工作模式,進而確認防屈曲支撐的承載力保持屬性和抗側剛度貢獻有效性。
關鍵節點有限元分析中,通過有限元軟件模擬,研究分析承載型防屈曲支撐和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連接節點的可靠性,驗證其與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協同工作機制可以得到有效保證。構件試驗通過3個典型縮尺試件的低周反復擬靜力加載試驗來驗證其高承載力屬性的有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