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中低濃度氨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
到目前為止,傳統的中低濃度氨氮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吹脫法、化學沉淀法、折點氯化法、生物脫氮法、離子交換法、催化氧化法等,還有其他一些非常規的處理方法,如膜分離法、電化學氧化法、電滲析法、超聲波法、微波法、土壤灌溉法、藻類養殖法等。濟陽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吹脫法
原理
吹脫法是利用氨氣(NH3)等揮發性物質的實際濃度與平衡濃度之間存在的差異,將廢水pH調節至堿性,以空氣或其他氣體作為載氣,通入汽提塔中,在氣液兩相中充分接觸后,溶解于廢水中的氣體與NH3由液相穿過氣液相界面進入氣相,從而達到脫除廢水中氨氮的目的。
工藝流程
其中,當以空氣作為載氣時,稱為吹脫過程;而以水蒸氣作為載氣時,稱為汽提過程。為了不造成NH3的二次污染,吹脫和汽提過程一般在塔式設備中進行。廢水從塔頂往下流動,氣體則從下往上逆向流動,在氣液相之間NH3分壓差的推動下,水中的NH4+不斷以NH3的形式向氣相轉移,在塔頂設置NH3吸收裝置,則水中的NH4+就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
氨氮廢水處理
污泥水氨氮吹脫裝置
常溫下,吹脫法主要應用于中低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因為這種方法易于操作,設備構造簡單,方便管理。濟陽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汽提法主要應用于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在去除氨氮的過程中,雖然汽提法比吹脫法能耗高、成本大,但其去除效率要高于吹脫法。
優缺點
優點:
吹脫汽提法具有去除效果好、工藝流程簡單、易于操作等優點,且吹脫后的氨氮能以氨水或硫銨的形式進行回收,可以達到資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缺點:
(1)如吹脫前需要加堿調節廢水pH至11以上,吹脫后又需要加適量酸調節pH至9以下,酸堿消耗量大,增加處理成本;
(2)另外,對于成分復雜的工業廢水,無論是吹脫還是汽提,在加堿吹脫過程中易出現沉淀,導致堵塔問題;
(3)同時,在吹脫過程中產生NH3如果不能得到處理和回收,進入空氣中,易造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再者在氨氮工業廢水吹脫過程中,氣體消耗量大,導致運行成本較高。
活性污泥的培養
活性污泥的培養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在曝氣池中形成處理廢水所需濃度和種群的微生物(污泥)。
剛開始時,選個比較溫暖的天氣向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為提高初期營養物濃度,投加一些濃質糞便(營養物質),BOD5的濃度400-500mg/L,開啟鼓風機在不進水的情況下曝氣數小時。
然后停止曝氣,并且沉淀換水。經過2-5天的曝氣,沉淀換水后即可以連續進水。開啟曝氣池、二沉池、50%污泥回流連續運行。
七到十天后活性污泥出現,這時候加大進水量,提高負荷。達到污水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所需的污泥濃度運行負荷。
在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活性較低,所以這時系統的運行負荷和曝氣量必須低于正常運行時的參數。
在污泥培養的后期,將外加的營養量逐漸減少增大生活污水量。這個過程中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數量逐漸增加,不能利用的逐漸死亡淘汰,當沉降比接近30%時,說明池中混合液的濃度已滿足要求。
污水處理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培菌的過程中因注意觀察和檢測污泥的形狀,微生物的組成與活性。正常情況下活性污泥呈黃褐色,新鮮的活性污泥略帶泥土味。
02運行中應注意的事項
當曝氣量不足時污泥發黑、發臭。
曝氣過度或負荷過低時污泥色澤較淡。
同時注意觀察曝氣池,防止有成團的氣泡上升,或液面翻騰很不均勻的情況出現。
還要觀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及液面浮泥的情況,二沉池上清液的厚度在0.5-0.7m左右。
如果泥面上升,說明污泥沉降性能變差,上清液渾濁,負荷過高污水凈化效果變差。如上清液透明但帶出一些污泥絮粒,說明凈化效果好。
活性污泥微生物一般由細菌(菌膠團)、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組成。微生物的種類隨水質變化,運行階段而變化。培菌階段隨著活性污泥的逐漸生成,出水由濁變清,微生物的種類發生有規律的演潛。
運行中出水渾濁效果較差時,變形蟲、鞭毛蟲類原生動物會大大增加。鐘蟲大量出現表明活性污泥以生長成熟,同時可能有極少數的輪蟲出現,此時處理效果很好。如輪蟲大量出現,在污泥已老化或過度氧化,隨后發生污泥解體出水水質變差。
污水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條件下通過硝化反應先將氨氮氧化為硝酸鹽,再通過缺氧條件下的反硝化反應將硝酸鹽異化還原成氣態氮從水中去除。由此而發展起來的生物脫氮工藝大多將缺氧區和好氧區分開,形成分級硝化反硝化工藝,以便硝化與反硝化能夠獨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