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2013年中國制造業回首及發展現狀分析--機床手輪/操作件手輪
閱讀:969 發布時間:2013-4-17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過一本書,名為《改變世界的機器》,作者沃麥克在開篇*句寫道:“一個國家要生活得好,首先必須生產得好。”這句話很透徹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制造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載體和基礎。一個國家制造業發展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回顧歷史,當瓦特蒸汽機噴射出的*股蒸汽將人類帶入工業化時代時,每一個試圖在人類歷史畫卷上鐫刻下屬于自己篇章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建立起了一個強大而完備的制造業體系。
無論是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還是如今以“世界*”自居的美國;不管是曾貴為“兩超”之一的蘇聯,抑或是兩次從戰火廢墟中迅速成長起來的德國,都概莫能外。
遺憾的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在差不多二百年的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曾經締造輝煌文明的中華民族,因為自己的固步自封,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正因此,中華民族便對“沒有工業,zui多只能是富而不強”的道理有了刻骨銘心的體會。于是,新中國成立后,盡快建成一個工業化強國,便成為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夙愿。
六十多年來,新中國不僅在前三十年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制造業體系,而且在后三十年通過持續深入的改革開放,憑借著自身的先天優勢和后天努力,將制造業*大國的頭銜攬入了自己懷中。盡管仍有不小差距,但發展的勢頭不可阻擋。
金融危機爆發后,一度被虛擬經濟的浮華遮迷住雙眼的發達國家決心重振它們引以為豪的制造業。“再工業化”和“第三次工業革命”,與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日本大地震、金磚國家崛起等重大事件相伴而至,昭示著新一輪產業鏈變革已經到來,經濟格局也迎來一場全新的洗牌。
現在,對中國而言,依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所不同的是,這個過去的文明古國在新一輪工業化進程中*次與西方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也*次擁有了超越對手的機會。
深州市南護亞捷機械附件廠主營:手輪,拉手,把手,手柄,搖手柄,油標油面鏡,位置顯示器,鉸鏈,拖鏈等機床操作附件
深州市南護亞捷機械附件廠
:
-
,
:
:nanhuyajie@
地址:深州市大屯鎮南護工業區5號
深州市南護亞捷機械附件廠網絡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