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工藝流程工藝選擇
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我司決定采用采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對污水進行處理,整個工藝處理流程采取:<酸化調節池>+<一池底曝氣氧化池>+<二池底曝氣氧化池>+<沉淀池>的主體工藝流程進行處理。
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可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將環狀結構轉化為鏈狀結構,降低污水的色度、并進一步提高廢水的BOD/COD比增加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處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接觸一池和二池曝氣好氧化池氧化的特點是在曝氣池內設置填料,對小分子物質進行切割,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通過填料上的微生物及藻類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快速、有效的降解和去除。
接觸二級氧化池出水經沉淀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說明
化糞池:化糞池由建設方已建好,作為污水匯集用途。(由我方提供成品生物糞池費用另計)
格網:去除部分較大的懸浮物質,設計為手動式可定期清理雜物,周期為四個月清理一次。
水解酸化調節池、設備主控倉:對污水進行水質、自動調節水量保證設備各池水量平衡,水解酸化池內布置填料。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內通過一定時間的反應,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質水解為小分子物質,環狀物質水解酸化為鏈狀物質,污水的色度得以降低,同時污水的可生化性得以提高,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并進行提升至一級好氧池和二級好氧池,同時設備倉與調節池合并為一體主控設備安全高效運行。
一級曝氣好氧池(簡稱氧化池):
接觸氧化池
接觸氧化池是池內設置高效生態基及曝氣系統而成。在接觸氧化池內,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高效生態基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生態基接觸不均的缺陷。
在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氧由曝氣機供給,當生態基上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生態基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本工藝采用WSZ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不增加土建投入,為鋼制組合設備,該設備主要是對生活污水的處理,主要處理手段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總共由六部分組成:
*生化池:為使*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2mg/l以下,池內采用間隙曝氣。*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新型球形填料。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并且易于檢修和更換,停留時間為≥7小時。
O級生化池:O級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池內設置球形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污染物的目的。曝氣設備采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停留時間≥7小時,氣水比在12:1左右。
沉淀水池
斜板沉淀池是根據淺池沉淀理論設計出的一種組合式沉淀池。在沉降區域設置許多密集的斜板,使水中懸浮雜質在斜板或斜管中進行沉淀,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動,分離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斜板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這種池子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60%,在同一面積上可提高處理能力3~5倍。
中間水池作為超濾系統的原水池
超濾系統:超濾技術是一種膜濾法,也有錯流過濾之稱。它能從周圍含有微粒的介質中分離出10~100A的微粒,這個尺寸范圍內的微粒,通常是指液體內的溶質。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溫下以一定壓力和流量,利用不對稱微孔結構和半透膜介質,依靠膜兩側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以錯流方式進行過濾,使溶劑及小分子物質通過,大分子物質和微粒子如蛋白質、水溶性高聚物、等被濾膜阻留,從而達到分離、分級、純化、濃縮目的的一種新型膜分離技術。
消毒裝置:紫外線殺菌就是通過紫外線的照射,破壞及改變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結構,使當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達到殺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殺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線,因為C波段紫外線很易被生物體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線。紫外線殺菌屬于純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簡單便捷、廣譜、無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實現自動化等優點,因此,本系統選用紫外線消毒裝置。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混合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他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由于在AO生物處理工藝中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經WSZ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后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污水處理裝置除采用了常規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墊、等),還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的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配有土壤脫臭措施,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了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的目的。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配套全自動的電氣控制系統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設備可靠性好,因此平時一般無需專人管理,只需每月或季度的維修與保養。
曝氣池單元
曝氣生化系統主要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還原過程,把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a.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曝氣量,通過控制各閥門,調整進氣量。b.曝氣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制。 c.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
d.應經常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氣味等,并定時測試和計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關項目。e.因水溫、水質或曝氣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
f.當曝氣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曝氣池水溫不能高于38℃,過高時,應在采取降溫措施后,方可繼續進水!
g.曝氣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視情況開啟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劑。
h.根據污泥情況向生化池內加營養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 1.2 斜板沉淀池單元
a.定時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懸浮物狀態、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裝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勻,堰口是否嚴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內截留雜物及漂浮物。
b.根據污泥產量及貯泥時間及時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時間為2~4小時。利用閥門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打入污泥濃縮池,控制好回流污泥與凈排污泥的比例。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據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濃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確定。
c.觀察沉淀池出水水質,不允許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現象。 d.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為0.5~0.7米左右。 2.潛污泵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a.開泵前的準備與檢查
開泵前應仔細對下列各項進行檢查(尤其是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水泵):電動機轉向、聯軸器的同心度和間隙、各部件螺栓是否緊固、用手轉動聯軸器是否靈活等。 b.開泵和停泵
開泵:開泵后出水,如無異常聲音、無振動等現象,就可正常運轉。如聲音異常或振動,應立即停泵檢查。 停泵:直接關閉電源即可。 c.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檢查各個儀表工作情況是否正常穩定,特別注意電流是否超過電機的額定電流,電流過大或過小都應立即停泵檢查;流量是否正常;注意機組的溫度、振動和噪聲等;注意管道是否漏水以及水池的水位等。 d.泵的保養
做好泵房、機組表面的清潔工作,同時檢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緊固;定期檢查水箱、葉輪,清除泵內垃圾;軸承潤滑油、潤滑脂要定期更換,通常潤滑油800小時換一次,潤滑脂2000小時換一次;水泵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見水泵的時使用
Dephanox 工藝
Dephanox 脫氮除磷工藝(圖3) Kuba 等人提出的,它具有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兩套污泥系統(一套是完成硝化的生物膜系統,另一套是懸浮生長的反硝化脫氮除磷污泥系統),將不同的微生物種群控制在各自的泥齡條件下。此工藝滿足了兼性厭氧反硝化除磷細菌(DPB)所需環境,解決了除磷系統反硝化碳源不足的問題,具有低能耗、低污泥產量且COD 消耗量低的特點。初沉池直接為缺氧段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富含PHB的污泥) ,為好氧段富含氨氮的上清液。中沉池可盡量保證硝化菌泥齡長、溶解氧濃度高的特點,而且使供氧僅用于硝化和厭氧后剩余有機物的氧化,從而節省了曝氣能耗。
orm等通過將厭氧段和初沉池合建,改進了Dephanox 工藝設置,證明優化后的系統能夠有效地抑制污泥膨脹并且證實了同時反硝化脫氮除磷
1、格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后,經粗格柵后進入后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2、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3、缺氧池: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于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4、接觸氧化池: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
二氧化氯介紹:
二氧化氯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2900mg/L。二氧化氯中的氯以正四價存在,其活性可為氯的2.5倍,經科學研究證實,二氧化氯對大腸桿菌、細菌、芽孢、病毒及藻類均有*的殺滅作用。其機理是: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好的吸附和穿透作用,可有效地氧化細胞內含巰氫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二氧化氯的殺菌能力和在水中的穩定性均優于等其它消毒劑,二氧化氯對生活污水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可以有效地氧化,如酚、氰、硫及產生臭味的物質硫醇、仲胺、叔胺等,改善水質及除臭除味。
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生的以CLO2為主,混有CL2、O3、H2O2等多種強氧化劑,具有廣譜的氧化和殺菌能力,能殺滅水中各種芽孢病毒。經北京市衛生防設站對市場上五大系列十三種消毒劑使用效果的試驗比較證明:CLO2效果zuihao,五分鐘內平均殺滅率*。同時可以氧化水中有機物及酚、Fe2+、Mn2+、CN-等物質,且不產生(致癌物質)、氯酚等。再經中國預防醫學*試驗證明,殺菌能力于目前各類消毒劑,特別在飲用水消毒上,毒理性安全可靠。【常用污水處理方法】
現代污水處理設備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