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人工快滲處理工藝技術
優點:便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維護,無污泥處理費用;建設投資費用省,一般投資費用約為800~900元/t水。運行費用低,直接運行成本約0.2元/t;抗沖擊負荷強,可以處理COD小于600mg/L的生活污水。
缺點:北方地區需做保溫處理,進水SS高時容易出現堵塞問題。
(3)毛管滲濾土地處理系統技術
特點:整個系統可設置為地下式,無損地面景觀,表面可種植植物,衛生安全。操作簡單、節省投資,充分考慮廢水處理系統產生的噪聲、異味,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4)ETS生態污水處理工藝
借鑒自然界水體自凈原理,結合傳統污水處理技術,通過人工強化生物技術工程,利用根系發達的專屬脫氮、除磷觀賞類植物,使得高濃度生活污水可在一種類似自然生態環境的桶中得到高效處理。
優點:系統景觀化,全自動運營,維護方便,系統污泥量少,出水水質穩定可靠。
缺點:以回用為目的選用三級處理建造費用較高,北方寒冷地區尚缺少工程應用實例。
二級生化處理工藝主要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針對各類污染物常見的二級處理工藝如下:
(1)厭氧工藝
厭氧生物處理作為利用厭氧性微生物的代謝特性,在無需提供外源能量的條件下,以被還原有機物作為受氫體,同時產生有能源價值的甲烷氣體。
厭氧生物處理法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
厭氧生物處理過程能耗低;有機容積負荷高;剩余污泥量少;厭氧菌對營養需求低、耐毒性強、可降解的有機物分子量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
(2)好氧工藝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好氧活性污泥法是當今應用廣泛的廢水處理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生物反應器中的微生物以懸浮狀存在,在好氧條件下氧化、分解有機物和氨氮。
在工程實踐中,因采用不同的運行的方式和不同的出水水質要求,好氧活性污泥法可分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生物脫氮活性污泥法(AN-O),厭氧-好氧生物除磷活性污泥法(Ap-O),氧化溝法以及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及改良工藝)等。
UASB反應器的反應原理
當廢水由反應器底部進入反應器后,由于水的向上流動和產生的大量氣體上升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攪拌作用,并使一部分污泥在反應區的污泥床上方形成相對稀薄的污泥懸浮層。懸浮液進入分離區后,氣體首*入集氣室被分離,含有懸浮液的廢水進入分離區的沉降室,由于氣體已被分離,在沉降室擾動很小,污泥在此沉降,由斜面返回反應區。
2、UASB反應器運行的三個重要前提:
反應器內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
由于產氣和進水的均勻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攪拌作用。
合理的三相分離器使沉淀性能良好污泥能保留在反應區內。
3、UASB反應器啟動運行的四個階段:
3.1 階段:UASB啟動運行初始階段:
選用接種污泥:
選用污水廠污泥消化池的消化污泥接種(具有一定的產甲烷活性)。
接種污泥的方法:接種污泥量、接種污泥的濃度
方法:將含固80%的接種污泥加水攪拌后,均勻倒入到UASB反應池。
接種污泥量:接種污泥量為UASB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的30%到50%,少15%,一般為30%。接種污泥的填充量不超過UASB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的60%。本系統接種污泥量為80m3。
常見的農村污水處理工藝
1.傳統模式
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如A/O、A2O、SBR、CASS、生物接觸氧化等,特點是技術成熟、工藝運行穩定,應用條件要求在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較為完備、運行維護資金充足的地區。
(1)A20污水處理工藝
優點: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基本無污泥膨脹問題;不需外加碳源,兩個A段只用輕緩攪拌,運行費用較低;工藝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少于其他同類工藝。
缺點:脫氮效果不能滿足較高要求;由于受污泥增長限制,除磷效果較難提高;沉淀池設計有特殊要求,含磷污泥停留時間不能太短;運行費用較高,管理復雜。
(2)CASS污水處理工藝
優點:投資省,無單獨二沉池,構筑物少,占地面積少;有機物去除率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具有較穩定的脫氮除磷功能。
缺點:對電磁閥、氣動閥、液位傳感器、定時鐘的精密度和靈敏度要求較高;管理簡單,運行可靠;自動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