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數控機床的選取切削量的方法和工藝特點
閱讀:460 發布時間:2022-5-26數控機床選取切削量的方法:
粗加工時,主要要較不錯的生產速率,故應選擇大的背吃刀量a。大的進給量,切削速度U選擇中低速度。
精加工時,主要零件的尺寸和表面精度的要求,故選擇小的背吃刀量ap,小的進給量,切削速度U選擇較度。
粗加工時,一般要充足發揮機床潛力和刀具的切削能力。數控機床廠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應考慮如何加工質量,并在此基礎上盡量提升生產率。數控機床廠在選擇切削用量時應刀具能加工完成一個零件或刀具的度不低于一個工作班,不低于半個工作班的工作時間,數控機床廠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說明書中的規定、刀具度及實踐經驗選取。
一、進給量,的確定。進給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刀具措進給方向的。數控機床廠移動的距離。確定進給速度的原則是:當工件的質量要求能夠時,為提升生產率,可選擇較不錯的進給速度。數控機床廠切斷、車削深孔或精車時,宜選擇較低的進給速度。進給速度應與主軸轉速和背吃刀量相適應。粗加工時,進給量,的選擇受切削力的限制。
二、背吃刀量唧的選擇。背吃刀量的選擇要根據機床、夾具、月具和工件的剛度以及機床的功率來確定。在工藝系統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取大的背吃刀量。除留給以后工序的余量外,其余的粗加工余量盡可能一次切除,以使走刀次數少。通常在中等功率機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為8—10mm(單邊)。數控機床廠半精加工背吃刀量為0.5—5mm;精加工時背吃刀量為02-1.5mm。
特點:
一、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二、有利于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數控機床使用數字信息與標準代碼處理、傳遞信息,使用了計算機控制方法,為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及管理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三、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四、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不錯,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高;
五、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準備時間;
六、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適應模具等產品單件生產的特點,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適當的加工方法;
七、加工,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八、機床本身的、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數控機床的起吊應嚴格按說明書上的吊裝圖進行。車型的重心和起吊位置。起吊時,將尾座移至機床右端鎖緊,同時注意使機床底座呈水平狀態,防止損壞漆面、加工面及突出部件。在使用鋼絲繩時,應墊上木塊或墊板,以防打滑。待機床吊起離地面100—200mm時,仔細檢查懸吊是否穩固。然后再將機床緩緩地送至安裝位置,并使活動墊鐵、調整墊鐵、地腳螺栓等相應地對號入座。
數控機床加工工藝的基本特點
一、切削功率大消耗能量多。砂輪是由許許多多的磨粒數控機床組成的,磨粒在砂輪中的分布是雜亂無章、參差不齊的,切削時多呈負前角且有的圓弧半徑,因此切削功率大、消耗能機床量多。
二、磨削。砂輪相對工件作旋轉,一般砂輪線速度達35m/s,約為普通刀具的20倍以上,機床可獲得較不錯的金屬切除率。隨著磨削新工藝的,磨削加工的速率進一步提升,在某些工序已取代車、銑、刨削,直接從毛坯上加工成形。同時,磨粒和工件產生強烈的摩擦、急劇的塑性數控機床變形,因而產生大量的磨削熱。
三、實現機床操縱和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數控磨床加工解決數控機床了普通機床加工自動化程度及加工速率低和自動機床、機床或自動線加工柔性差的基本矛盾,成為功能優良機床的現代加工方法。
四、能獲得機床很高的加工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每顆磨粒切去切屑層很薄,一般只有幾微米,因此表面可獲得高的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一般精度可達IT6~IT7,表面粗糙度足0.08—0.051xm;高磨削可達到高,故磨削常用在精加212/]2序。
五、加工范圍廣。砂輪磨粒,熱穩定性好,不但可以加工未淬火鋼、鑄鐵和有色金屬等材料,而且可加工淬火鋼、各種切削刀具以及硬質機床合金等硬度很高的材料。
六、柔性高。主要表現在加工數控機床對象的靈活可變性,即通過換應用軟件可以很容易地在范圍內從一種零件的加工換為另一種零件加工的功能,這明顯地縮短了多品種生產中的設備調整和生產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