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 設備用途
該設備用于檢測車輛的質心位置、測試車輛的質量參數、測試車輛的側傾穩定性、測量客車上部結構強度、懸架剛度研究。試驗臺閉環伺服控制,采用計算機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得出試驗結果,為車輛的結構設計與驗證提供了試驗數據。并在側翻狀態下,利用合理的檢測手段和方法,量化乘員的生存空間,并利用客車上部結構強度評價方法,對客車進行等級評價。
- 適用范圍
- 檢測對象:
適用于長度≤18米,軸間距≤12米的各類乘用車。
- 使用環境:
- 使用環境溫度:-10℃~55℃;
- 濕度范圍:20-85%(相對濕度);
- 供給電源: AC380/220V±10%,50Hz±1HZ;
- 設備大工作功率:≤15kw;
- 室內安裝空間:22m(長)×10m(寬)×6m(高);
- 適應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
- 周邊無震動源。
- 檢測項目
- 檢測車輛的質心位置(三維坐標);
- 測試車輛的質量參數,分析車輪質量、軸荷質量、總質量以及輪軸負荷率 ;
- 測試車輛的側傾穩定性,測定車輛大側傾穩定角,分析側傾角法向力 。相關性能參數(每間隔 0.1°,繪制車輪的法向力—側傾角曲線);
- 測量客車上部結構強度,測定大側翻角,分析側翻角質心高度關系;
- 利用高速攝像測量,記錄試驗過程中整個車輛結構變形情況,同時,還利用高速攝像的后處理軟件,測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各種數據,作為分析結果和判定的重要依據;
- 乘員生存空間分析, 利用變形規泡沫外的探針剩余長度,分析乘員的生存空間是否再側翻狀態下受到威脅,判定客車上部結構剛度;
- 懸架剛度研究。
- 設計依據
- 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汽車靜態側傾試驗;
- GB/T17578《客車上部結構強度要求及試驗方法》,客車上部結構強度翻滾試驗;
- GB /T14172《汽車靜側翻穩定性臺架試驗方法》,汽車靜態側翻試驗;
- GB/T12674《汽車質量參數測定方法》,汽車質量參數試驗;
- GB13094《客車結構安全要求》,客車側向側翻穩定性試驗;
- GB/T12538《兩軸道路車輛 重心位置的測定》,汽車質心位置測量;
- GB1589《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汽車質量參數 ;
- 客戶提出的相關要求。
- 技術指標
- 設備測量值采用單位制,關鍵部件有檢定合格證書、質量證明書;
- 提供的儀器設備應在實際工作環境下可靠運行。
- 側傾/側翻試驗臺主要由機械結構、側傾/側翻液壓系統、測控系統、安全防護裝置、混凝土基礎、顯示與監控設備等組成。
- 能至少滿足 18m 鉸客車側傾試驗要求,14 米單體客車的側翻試驗要求,配有防側滑裝置。側傾臺面應設有防側翻裝置,能保證車輛在接近極限位置時不發生意外事故。(可通過設置擋板方式實現,擋板應便于拆卸、安裝)。
- 側翻平臺尺寸:≥15000mm(長)×3400mm(寬),適應軸距12000mm的車進行試驗;
- 單稱重臺面大向載荷:10 000kg,數量20套,有效稱重區為全臺面;
- 稱重力傳感器:量程3000kg,精度±0.1%F.S,顯示分辨率0.5kg,數量80套,測量通道80條;
- 整機大載荷(水平):200 000kg;
- 側傾大車輛質量:50 000kg;
- 側翻平臺附著系數:≥0.85;
- 防側滑擋塊尺寸:600mm(長)×30mm(高)×20mm(厚),上邊沿半徑10mm
- 側翻平臺水平平面度 :D級;
- 側翻平臺與轉動中心平行度:12級;
- 標定校準方式 :全數字程序化、無需參數輸入;
- 試驗平臺:翻轉上升速度≤10°/min ,翻轉下降速度≤27°/min ,大翻轉速度≤5°/s,側翻角度范圍0~55°,軸向翻轉角偏差值 ≤1°;
- 角度傳感器:量程-5~90°,精度±0.1%F.S,分度值0.1°;
- 質心位置測量重復性精度 :±1%F.S。
6. 設備結構及功能
該設備為功能完整、質量合格、無損傷、未使用過的全新設備。設備整體由翻轉臺架、液壓控制系統、測控系統、防護裝置、顯示與監控系統、電氣控制柜等組成。整體臺架由A3結構鋼焊接組裝而成,臺架噴有防銹漆及外觀漆(顏色按甲方要求),整體結構大氣、美觀。
機械結構的基本功能是:支承被測車輛,在側傾/側翻液壓系統的驅動下,完成規定角度內的側傾運動,將任意角度下被測車輛對側傾試驗臺臺面的法向載荷準確地傳遞到稱重傳感器的軸線方向上,使傳感器所受的橫向載荷減小到測量誤差所允許的范圍內。機械結構主要包括鋼結構平臺、稱重板、鉸支座總成、定位裝置、護裝置、支承裝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