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RL雅安地埋式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
RL雅安地埋式一體化屠宰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廠“變身”生態濕地公園
春暖花開之時,這里白鷺成群結隊;夏日炎炎之日,這里荷花亭亭玉立;秋高氣爽之季,這里蘆葦蕩漾起伏;寒冬臘月之年,這里瑞雪皚皚別樣情。
殊不知,如此美輪美奐之地,曾經是汾口武強溪上的污水處理廠,周邊雜草叢生,每天處理污水7000噸。2017年,汾口鎮開啟武強溪生態改造項目,不到一年時間,污水處理廠周邊搖身一變成了生態濕地公園。今年春節去汾口,市民、游客又多了一個郊游踏春的好去處。
荒地如何變公園?汾口在環境修復下功夫
據了解,汾口鎮武強溪是千島湖第二大入湖水源,每天通過汾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注入千島湖的尾水達7000噸。2017年,為了切實提升千島湖入湖水質,汾口鎮黨委政府經科學調研規劃后,決定深入挖掘武強溪入湖口3000多畝灘涂這一特色資源,進行環境修復,使汾口污水處理廠尾水和農業面源污水與農村生活排放污水經濕地生態處理后由一級A標提升到地表三類水,從而營造以水質保障、生態修復、土地保護、景觀營造、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千島湖生態綜合保護示范區。
汾口武強溪濕地生態公園,包含景觀、環保、綠化、索橋、建筑等子項目,是個綜合性生態濕地。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實施工程中,汾口鎮堅持以大限度減少破壞土地耕作層為宗旨,以不改變土地性質為原則,用地范圍不建建筑物,不對土地硬化,如園路控制在2米以內,棧道采用架空等;對原先拋荒的土地進行重新種植經濟作物,如種植油菜、向日葵;對場地內原有池塘周圍、采砂場、建筑垃圾傾倒場進行覆土復墾或綠化。大規模保留和擴大植被。保留原有農民種植的白楊樹、杉樹;不破壞原有生態溝渠及其水草;合理選種部分水生植物;沙化土地覆土種植花草。”
走在公園內,一個個錯落有致的池塘和種類不一的植物,格外引人注目。污水處理廠是汾口鎮武強溪生態濕地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汾口鎮武強溪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對污水處理廠附近的土地進行人工濕地營造,污水處理廠的尾水和水北畈農業面污染源徑流,通過修復后的溝渠、潛表流,由水生植物再吸收再凈化,經過武強溪生態濕地凈化后的水質已由一級A標提升至國家地表Ⅱ類水標準。
“濕地經濟”有望帶動當地增收致富
蘆葦、鮮花、觀景臺、漫步道……遠處是溪水淌淌的武強溪,近處是一個個錯落有致的池塘和種類不一的植物。三五成群抑或獨自漫步濕地,那份美靜謐又不失風情。
附近村民說,濕地區塊原本的田地基本每年都會被湖水淹沒三個月,種下的農作物受影響,久而久之,種的人也就少了,拋荒現象嚴重,也沒什么收益。濕地公園的建設讓農民土地得到了流轉,農民拿到了流轉補償金;同時通過借土回填,抬高了地形,改善了土壤環境,周邊農戶的農作物種植效益也隨之提升了。
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后,汾口又新添了一個城市景觀名片。這里一改昔日雜亂無章、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廢墟遍布的景象,成為鳥語花香的生態公園。讓回鄉探親的路過濕地的汾口人倍感自豪,總忍不住要停下腳步,帶家人一起游蕩一圈。對污水處理廠周圍的環境修復,使生態與景觀*結合,不僅體現了汾口*的田園風貌,更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鎮品位。
汾口鎮相關工作人員透露,下一步,汾口鎮將進一步引入休閑觀光、婚紗攝影、科普宣傳等產業,并以武強溪生態濕地為圓心,輻射帶動汾口鎮水南畈現代農業園、西湖畈農業產業基地、山頭村白茶基地、射墩村蠶桑特色村、荷塘藍莓基地、寺下獼猴桃基地、赤川口-龍門-汪家橋旅游線路等一、三產業的發展,將武強溪生態濕地打造成為千島湖生態綜合保護的示范區,進一步提升整個千島湖大景區的生態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