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
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已有研究,農家樂生活污水的主要處理方法分為物理化學法、電化學法、生物法、自然生物處理技術及組合工藝處理法。
1、物理化學法
物理化學法可有效去除農家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油脂,且物化法具有操作簡單、投資少、體積小的特點,因而在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廣。常用的物化法有混凝法和粗粒化法。
1.1、混凝法
混凝法是通過在生活污水中投加混凝劑,在壓縮雙電層、電中和、吸附架橋、網捕卷掃的單獨或共同作用下,使膠體和懸浮粒子脫穩之后形成大的聚集體,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進而與水體分離被去除的過程。通過對混凝過程的研究得出:決定混凝劑用量的階段主要為破乳階段;廢水經混凝處理后,油、CODcr的去除率與原廢水中油、CODcr含量有關,污染物含量越高,去除率亦越高。因而其處理效果受水質影響較大,處理效果往往不穩定。不適合處理水質波動大,CODcr濃度高的農家樂生活污水。
1.2、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兩相對聚結材料親和力相差較大的特性,使油粒截流在材料表面及空隙內并形成油膜,隨著油膜厚度的增大,在水力和浮力等的作用下油膜脫落合并聚結成較大的油粒。聚結后粒徑較大的油珠則易于從水中被分離。該法現常用于農家樂生活污水的預處理。
2、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利用陽極材料氧化生成的金屬離子溶于水后與OH-生成多核羥基配合物,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因發生混凝作用而形成大的絮凝體;陰極則還原生成H2等氣體,通過氣浮作用帶動絮凝體上浮而被去除,同時電場可直接氧化去除廢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其優點是既可以作為單獨的處理工藝,又可以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形成復合處理工藝;優點是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設備小巧、易操作。缺點是耗能較多、成本很高。電化學法主要包括電凝聚法、微電解-電解法、脈沖電絮凝法等。列如有人釆用電凝聚法處理農家樂餐飲廢水,研究發現:進水pH值、電導率和電流密度不會影響污染物的去除率;實驗中污水的油脂去除率高于94%;且電凝聚法還能夠調節廢水的pH值。該法在電價低廉的地區有一定的適用性。
3、微生物處理法
微生物處理是指利用厭氧或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降解的一種處理方法。生物法處理污水具有二次污染少、能耗低、可有效防止環境惡化、加強資源持續利用、保護生態平衡的優點。但農家樂生活污水在經過生物處理前宜進行簡單預處理。
4、自然生物處理
自然生物處理就是把污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復合系統的物理、化學、生物學作用,既降解了有機污染物,又使污水中的水、肥資源得到回收利用的工藝技術。在遠離城市、市政污水管網不完善的農家樂經營區,采用自然生物處理技術,可節約資金,就地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應用廣泛的是人工濕地系統。人工濕地是在填充了不同粒徑填料的填料床上栽種成活率高、生長周期長、根系發達、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使廢水流經填料床時得到處理的一個*的生態系統。人工濕地在凈化污水的同時,提供了生物多樣性的存在條件,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此人工濕地在偏遠的農家樂經營區應用廣泛。人工濕地均屬于無動力系統,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簡單,且有一定觀賞、生態和經濟價值,使其在農家樂污水處理工程中擁有較大推廣優勢。例如陳某開展了人工濕地處理農家樂污水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工蘆葦濕地對CODCr、BOD5、氨氮及SS的去除率分別達47.97%、51.35%、76.19%、30.77%以上,人工蘆葦濕地末端的出水水質可以穩定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界定的一級標準。但人工濕地需定期修剪植物,清洗或更換填料。且人工濕地占地面積大,系統抗沖擊性差,處理效果易受到進水負荷、外界氣溫、濕地基質性質和濕地植物種類等因素的影響。
5、組合工藝處理技術
由于農家樂生活污水成分復雜,單一的物理法、化學法或生物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但運用物理生物化學法組合起來的處理工藝卻能克服單一方法的缺點。列如以上海市某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為例,探討了化學強化絮凝+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在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在人工濕地處理單元之前設置化學強化絮凝預處理單元,可以去除水中懸浮物,防止其在濕地中積累并導致人工濕地的堵塞;去除污水中的磷,以減緩濕地基質吸磷能力在短時間內飽和;削減人工濕地有機污染負荷,降低人工濕地的占地面積。結果表明,該組合工藝處理農家樂生活污水具有投資、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簡單,適合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厭氧池+斜板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潛流型人工濕地作為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組合工藝,COD的去除率在96%以上,氨氮去除率在95%以上,磷去除率在85%以上,SS去除率在93%以上。組合工藝是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