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銅陵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自動化控制
閱讀:159 發(fā)布時間:2018-3-29一體化生物反響池的介紹:
(a)、設備管理
(1)確保進水閘門正常運轉,調(diào)整啟閉限位安裝,一致開啟度,使各池平均配水。
(2)積極配合污水廠工藝技術部的工藝控制的有關任務。
(3)常常察看推進器運轉能否正常。推進水花能否良好。
(4)在反響池沉淀工夫內(nèi),察看曝氣管、曝氣頭有無漏氣景象,如有少量漏氣,即時申報搶修曝氣管線。在反響池曝氣工夫內(nèi),反省曝氣量大小,布氣能否平均,如異常,視狀況請求布置檢修曝氣設備。
(5)常常反省內(nèi)回流泵運轉能否正常。
(6)當夏季氣溫較低時,區(qū)域內(nèi)一切水管做好保溫任務。
(7)及時清撈曝氣池各池內(nèi)及進水渠渣滓雜物。
攪拌器操作維護規(guī)程
1、操作人員應熟悉飛力攪拌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確保電機電源線連接正確,供給電壓正常。
3、開動前應檢查值班記錄、現(xiàn)場控制柜的指示開關。
4、撥“手動”檔位,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后按下“合閘”按鈕為開,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為關,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自動”檔位,由中控室控制開停。
5、連續(xù)運行時,不可令空氣被葉輪吸下去。
6、嚴禁頻繁啟動攪拌器,干運行時間不許超過30秒。
7、故障報警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向有關人員反映情況。
8、在任何檢修、保養(yǎng)工作開始之前應切斷主開關電源,還應確保別人無法啟動。
YC系列設備選用A/O法技術
本處理方案從處理的易用性、出水水質(zhì)、造價等要素,擬選用的是生物處理技術與物化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技術,處理技術流程如下所示,有關技術特征將在技術特征中作詳細介紹。
悉數(shù)處理技術方案緊湊、充分運用機房內(nèi)面積,操作者只需在機房內(nèi)便可結束操作和處理。
1格柵
中水處理體系應設置格柵。格柵按下列規(guī)矩方案:
2堆積池
堆積池供應中止環(huán)境,是泥水分其他場合,其去掉效果取決于水中懸浮物顆粒大小、比重、水溫、逗留時刻、水深及堆積池水平流速。
在堆積池內(nèi),污泥堆積到漏斗型的池底內(nèi),然后經(jīng)過管道排入機房積水坑內(nèi),用泵將污泥排至市政管網(wǎng)。
沉淀一體化氧化溝:
氧化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其規(guī)模從每日幾百立方米至幾萬立方米,工藝日趨完善,其構造型式也越來越多。其主要特點是:進出水裝置簡單;污水的流態(tài)可看成是*混合式,由于池體狹長,又類似于推流式;BOD負荷低,處理水質(zhì)良好;污泥產(chǎn)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齡長,具有脫氮的功能。設計要點: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5000mg/l;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去除BOD5時,取5~8天,當要求硝化反應時取10~30天;水力停留時間為20、24、36、48h,根據(jù)對處理水水質(zhì)要求而定;BOD—SS負荷(Ns)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積負荷(Nv)為0.1~0.2kgBOD/(m3.d);污泥回流比為50~150%;混合液在渠內(nèi)的流速為0.4~0.5m/s;溝底流速為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