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共享制造
閱讀:364 發布時間:2017-8-26“共享制造”--智造新模式
共享經濟很火,
聽說過共享單車,
共享雨傘,
共享充電寶,
在陜西西咸也有了“共享制造”!
▼
一群機床制造行業的工匠們,正在試驗著一種特殊的合作方式:只要有能力,有勇氣,人人都可以搖身變成老板;高昂的設備、研發和辦公等一起共享,創業創新成本和風險大降;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
這場試驗初現成效:一大批機床小微企業或新成立,或從外遷入,在同行都遭遇生存危機,這里的訂單卻接踵而來,利潤率遠高于行業水平。
這里規模不大,意義卻不小。它不僅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建立新型合作模式探索出新路,也為制造業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模板,更為陜西留住傳統制造業提供了思路。
在眾創空間,這里的用工關系與傳統企業發生了質的變化,每個工匠變得更加自由。一個小企業拿到訂單后,能在眾創空間迅速找到各個環節的工匠,自由雙向選擇,一個團隊就立馬組建完畢,各司其職,各取報酬。
“今天他是我的客戶,明天他就可能是我的供應商。”幾乎每個人都對眾創空間交口稱贊,他們在這里找到了施展才華和創業創新的空間和平臺,創業激情四射,創業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大降。同時,*困擾大家的勞資糾紛問題也迎刃而解。
在這里,“共享制造”為小微企業闖出新路
在眾創空間碰到的每個人,都對一個人推崇有加。這個人就是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創始人阿米設計總康旭光。
充滿激情,不走尋常路,事業心強,是康旭光給人們的zui深印象。作為一個80后,他兩手空空來到寧夏,進入一家日本企業,走上了一條從裝配學徒到技術主管再到企業高管zui后創業成功的成長之路,2013年,他創立了常州阿米機械設計有限公司,立志做中國機床研發的NUBER ONE。在企業迅速發展過程中,他突發奇想:能不能改變老板和員工傳統的關系,能不能“分田到戶”真正激發員工的活力,能不能讓技術工人成為與市場自由交換價值的工匠?
為此,他另辟蹊徑,頂著各種巨大的壓力,大刀闊斧地簡化繁瑣的管理層級,將機床設計、機床組裝、調試等生產部門變成了多個獨立運營的小單位,將公司的廠房和大型加工設備出租給技術工匠,然后以適度競爭的方式,由公司統一發單給各個運營單位,自主報價,自負盈虧。這樣一來,公司的管理變得異常簡單,管理成本、材料成本、設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得到了控制,人員減半,產值翻番。
這個“內部市場化”模式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比如,這個模式就需要強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為此,康旭光和合作伙伴采用了商道ERP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以流程為主線,以作業成本法為核算基礎,詳細追蹤每個訂單的作業成本,地統計出每批次產品的實際發生成本,并核算出每個訂單的毛利潤率,從而告知企業哪些才是真正帶來利潤的產品和客戶,以便企業集中優勢資源于這些優勢項目,對于不*的客戶和訂單則盡量少做或不做。同時,商道ERP系統*支持內部市場化,將部門主管變成承包商,由以前的雇傭關系變成合作伙伴關系,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這項破天荒的改革,讓員工“又愛又恨”。愛,是自己變成了小老板,和企業由雇傭關系變成了合作關系,收入和能力以及業績直接掛鉤,真正為自己打工。恨,是沒法混日子,收入高,壓力也大。對于康旭光來說,他的“摸石頭過河”試驗成功,企業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2015年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我發現自己早早就走上這條路,不經意間成了*”。
2017年,阿米設計有限公司*的企業管理模式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先后在陜西灃西新城杯雙創會議和浙江舟山招商引資會上進行了專場路演。
在這里,為陜西留住傳統制造業找到思路
康旭光,雖年輕,但是一個志存高遠的人。目前他專注于研發事業,有雄心壯志。但他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機床被喻為加工母機,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這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看到由于中低端機床產品產能過剩,以及各種成本要素快速上升的影響,機床行業正面臨著發展困境,一些有條件走出去的機床企業開始外遷尋找出路,一些沒有條件走出去的機床企業則只能堅守本土苦苦掙扎。
“我這里,能不能變成行業的一個大平臺,讓機床行業的小微企業抱團取暖共同發展壯大?”康旭光反復問自己這個問題。說干就干的他,立馬在阿米設計有限公司原有“內部市場化”經營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創客概念,搭建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并于2017年得到了陜西省的眾創空間試點單位認定。
剛開始,“眾創空間”讓同行半信半疑,但很快,真金白銀真正讓利的康旭光,讓他們打消了疑慮。在這里,首先是共享品牌。機床企業要想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企業形象及品牌,而很多機床企業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以自身的品牌度,幫助機床企業進行商務洽談,助力拿到客戶訂單。
在成本方面,共享的加工設備及檢測設備。個體創客和小微企業很少購買的加工設備及檢測設備,即便買了,其利用率也是非常低的,造成資源的浪費。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配置了許多的加工設備及檢測設備,實現了資源共享,提升了創客的核心競爭力。在現場,各種設備*。單單一樓整層的設備,就價值數千萬,每個入駐的企業和創客,都可以共享使用。
設計人員和技術顧問,在這里也是共享的。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擁有高層次的機床設計人員和技術顧問,幫助創客實現機床的設計和加工指導。在這里,不僅為平臺的各種合作企業做設計,而且還為外面的企業做設計,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機床行業設計品牌。”
康旭光的設計團隊,也讓平臺的小微企業減負不少。假如以前要養三個設計師,現在只需一個審圖的就可以了,企業成本降低了不少。
在眾創空間,其他的共享增值服務比比皆是,比如眾創空間提供創業培訓輔導,人力、財務、法務和政策咨詢,資金扶持,創意孵化等增值服務,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與氛圍。
“在這里,制造行業小微企業困境破解,‘中國智造’涌現。”讓中小機床企業抱團取暖,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其模式類似于“公司+農戶”的新農村深化改革,對各種制造行業的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對于未來,康旭光充滿了信心——經濟發展終究離不開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質量之魂,存于匠心。 Smart experts眾創空間模式的成功實施和推廣,有助于“工匠精神”的打造,為陜西留住傳統制造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助力“中國智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