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500噸/天零件
現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環境保護提上日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產生污水,不論是沖洗廁所的污水,做飯廚房的污水,還有一些洗衣服的污水,當然還有一些工廠排放的污水,醫院污水,農村養殖的污水,排放出來都很影響環境。為了使環境更加美好,這些污水需要專業的污水處理設備來進行處理。
市場上有多種型號的污水處理設備,小型的有10噸、20噸、30噸、50噸、100噸、200噸、30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還有一些大型號的例如400噸、500噸、800噸、100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污水排放量來進行選擇。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國外被引進使用后,結合我國國情研制處理符合我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眾多的環境問題得到了遏制。當然不同的污水現象會由不同的設備進行處理,就像是生活污水處理化設備那樣。它主要是針對生活污水進行系統的整理。今天就從它的技術創新等領域進行一個系統的描述。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帶來巨大的轉變,就像是好藥才醫病的原理是一樣的。它是一款將一沉池、一級二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等進行巧妙地集中的一體化設備。它兼具了眾多的污水處理的優點,在設備參數上明顯高于其他設備。它的出水量分為標準型和大于型,不管什么水量都能被很好的控制住。在生活中會有不一的污水濃度,設備在制造時就恰當地分成了標準型、加強型等。濃度會在設備的使用中進行逐次的降低,直至弱化排出的水的濃度不會對環境造成再次污染。當然設備主要是適用于住宅區、賓館等一些生活區的廢水或者是類似質的工業廢水。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眾多,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論證和比選,注重經濟適用。生物處理法就是通過風機等設備給污水輸氧,培養生物菌種和微生物,通過菌種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少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促使微生物增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凈化排放。針對各個處理構筑物的節能途徑
廢水經過水解酸化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減少污泥產量,為后續好氧生物處理創造了有利條件。組合填料在設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個系統對有機物和懸浮物的去除效果,減輕好氧系統的有機負荷,使整個系統的能耗相比于單獨使用好氧系統大為降低。
水解酸化池的處理效果增強措施: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裝有大阻力布水系統,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攪動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處于懸浮狀態并且與進入的廢水充分混合,從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處理效果,減輕后續好氧處理的負荷。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內的污泥濃度、提高處理效果,同時使污泥得到消化,減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處理費用,從而減少了運行費用。
b、在水解酸化池內安裝彈性填料,對攪動的廢水進行水力切割,使懸浮狀態的污泥與水充分混合。為水解酸化菌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c、水解酸化池底部還裝有排泥管道系統,是由UASB厭氧反應器排泥系統改進而成,可以保證水解酸化池長期穩定的運行。
為保證設施的穩定運行,必須保證均勻進水!根據車間的日產生污水量,分次分階段的從調節池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污泥回流量控制在總污泥量為池容的1/3即可。
向原水中加入與膠體粒子電性相反的荷電物質(絮凝劑)以打破膠體粒子的穩定性,使帶荷電的膠體粒子中和成電中性而使分散的膠體粒子凝聚成大的團塊,而后利用過濾或沉降便可以比較容易去除。常用的絮凝劑有無機電解質,如鋁、聚合氯化鋁、亞鐵和氯化鐵。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500噸/天零件
濕式空氣催化氧化(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簡稱CWAO) 法是在傳統的濕式氧化處理工藝中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使氧化反應能在更溫和的條件下和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從而可降低反應的溫度和壓力,提高氧化分解能力,加快反應速率,縮短停留時間,也因此可減輕設備腐蝕、降低運行費用。濕式空氣催化氧化法的關鍵問題是高活性易回收的催化劑。CWAO的催化劑一般分為金屬鹽、氧化物和復合氧化物3類,按催化劑在體系中存在的形式,又可將濕式空氣催化氧化法分為均相濕式催化氧化法和非均相濕式催化氧化法。
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經臭氧處理后的污泥作為污水的一部分和目標廢水一起進入曝氣池,被微生物利用消化,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經過這樣一個臭氧對污泥的預處理過程,剩余污泥得到大幅度減量。臭氧剩余污泥減量技術現場需要臭氧發生器,能量消耗較大,高效率臭氧發生器的開發和臭氧的利用率對于降低污水成本有很大的作用。
日本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高效率臭氧器的開發,在提高臭氧利用效率等研究上,改變連續第濃度臭氧處理污泥為間歇搞濃度臭氧處理污泥,用實際廢水作對照實驗,發現改進后的臭氧污泥處理,所需的臭氧量約為原料的四分之一。同時處理水質要優于連續低濃度臭氧處理的水質,為降低臭氧污泥減量的污水處理技術成本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
在污水處理工藝過程中產生氣味的物質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組成。
影響氨吹脫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 一般將pH值提高至10.8~11.5;
(2)溫度 水溫降低時氨的溶解度增加,吹脫效率降低。例如,20℃時氨去除率為90~95%,而10℃時降至約75%,這為吹脫塔在冬季運行帶來困難;
(3)水力負荷 水力負荷(m3/m2.h)過大,將破壞高效吹脫所需的水流狀態,而形成水幕;水力負荷過小,填料可能沒有適當濕潤,致使運行不良,形成干塔。一般水力負荷為2.5~5m3/m2?h;
(4)氣水比 對于一定塔高,增加空氣流量,可提高氨去除率;但隨著空氣流量增加,壓降也增加,所以空氣流量有一限值。一般,氣/水比可取2500~5000(m3/m2);
(5)填料構型與高度 由于反復濺水和形成水滴是氨吹脫的關鍵,因此填料的形狀、尺寸、間距、排列方式夠都對吹脫效果有影響。一般,填料間距40~50mm,填料高度為6~7.5m。若增加填料間距,則需更大的填料高度;
(6)結垢控制 填料結垢(CaCO3)特降低吹脫塔的處理效率。控制結垢的措施有:用高壓水沖洗垢層;在進水中投加阻垢劑:采用不合或少含CO2的空氣吹脫(如尾氣吸收除氨循環使用);采用不易結垢的塑料填料代替木材等。
空氣吹脫法除氨,去除率可達60~95%,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基建費和運行費較低,可處理高濃度合氨廢水。但氣溫低時吹脫效率低,填科結垢往往嚴重干擾運行,且吹脫出的氨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③磷源、氮源的準備
補充碳源一般以普鈣Ca(H2PO4)2為主,補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2為主。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300mg/L時估計BOD5值一般以100mg/L計,補充量按 m(BOD5):m(N):m(P)=100:5:1折算,每天需補充淀粉2000-3000kg,尿素100kg,補普鈣200kg,質量比按照淀粉:尿素:普鈣=20-30:1:2補給。調試期間需準備尿素2~3t,普鈣5~6t。
(3)沉淀池: 污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設置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淀池污泥采采用氣提設備提至污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污泥部分提至*生化池進行污泥回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消毒池: 消毒池接觸時間為30分鐘。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投加量為4-6mg/L。經過生化、沉淀后的處理水再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