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原云南省機械工業廳廳長楊樹蔚親臨昆明機床指導
閱讀:3653 發布時間:2015-8-25今年恰逢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云南電視臺將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機器廠(即昆明機床的前身)列為采訪對象攝制專題片,以期紀念這一中國歷*的輝煌時刻。在商討采訪人選時,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人——原云南省機械工業廳廳長楊樹蔚,因為這位年逾七旬的老廳長對云南機械工業的發展歷史了然于心,zui有發言權。
今年恰逢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云南電視臺將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機器廠(即昆明機床的前身)列為采訪對象攝制專題片,以期紀念這一中國歷*的輝煌時刻。在商討采訪人選時,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人——原云南省機械工業廳廳長楊樹蔚,因為這位年逾七旬的老廳長對云南機械工業的發展歷史了然于心,zui有發言權。
楊樹蔚畢業于清華大學,1961年參加工作,開過機床、修過汽車、任過教員,做過廠長、廳長、省工經聯會長,50多年來無論做怎樣的工作,擔任怎樣的職務,他都從來沒有與工業分開過,對機械工業事業充滿了摯愛。雖然老廳長是*人選,但聽說他前年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不禁擔心老人家的身體是否吃得消,孰料老廳長一接到采訪約請便欣然應允,但對我們派車接送的安排卻婉言相拒,說自己有老年人免費公交卡,乘坐公交車前來很方便,不用麻煩公司。
4月28日上午10:00,在昆機創始人——*機器廠*任廠長王守競的塑像前,老廳長經過轉乘兩趟公交車如約而至。他簡要了解電視臺的采訪意圖后,稍稍梳理了一下思路,便面對攝像機鏡頭,歷數昆明機床對抗日戰爭乃至中國經濟建設的貢獻:“昆機是國家的寶貝,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現實地位和社會地位,可以概括為四個*。一是人才*,建廠伊始,國民政府調集了一大批精英匯集在*機器廠,其中不乏學識淵博的教授、專家、工程技術人員,技藝的技術工人,的管理人才,他們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是精神*,昆機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在民族存亡之時為大后方工礦企業提供機器設備、生產*產品,肩負起保家衛國的歷史重任;昆機人具有敬業精神,建廠七十多年做機床矢志不渝;昆機人具有創新精神和拼搏精神,創造了280多個中國*。三是產品*,*的人才和*的精神就生出了*的產品:昆機研制的坐標鏜、加工中心、檢測元件等等產品*了國家的空白,光電光波比長儀成為國家的計量基準,人造衛星、核潛艇、神州飛船等都用上了昆機的產品。四是貢獻*,昆機為國家提供了上萬臺精密產品,為國家經濟建設、航天航空和國防事業做出了的貢獻……”
聽著老廳長如數家珍般的敘述,看著眼前這位精神矍鑠的古稀老人,回想著昆機歷經七十多載的風雨歷程,我們漸漸釋然,其實老廳長不顧年老、不辭辛勞,自己輾轉兩趟公交車來到昆機接受采訪,本身就印證了昆明機床的歷史地位和貢獻,而老廳長對昆明機床的褒獎,也將鞭策著當代昆機人發奮圖強傳承優良傳統,追求譜寫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