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人工智能成互聯網大會焦點一體,中國“智”造迎zui重要風口
閱讀:1429 發布時間:2017-12-14 2017年的初冬,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如約而至。
大咖云集、面向未來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新興產業發展的風向標。這一次,來自未來世界的脈絡變得格外清晰,因為各路*們口中都提到了一個詞——人工智能。
隨著“人工智能”四個字被寫入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產業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號角,也正式吹響。
本次互聯網大會上,國家*副部長陳肇雄也公開向外界確認了一個信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已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陳肇雄透露,*正在組織編制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行動規劃,著力培育智能化產品,夯實核心基礎能力,完善公共支撐服務體系,推動產業發展。
這些信息,已經明確無誤的告訴世人,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絕不是停留在科幻電影或是遠期規劃當中。它的時代,真的已經來臨!正如多位發言者所說,人工智能已經快速的在各行各業發展,形成了“共同生態圈”。這其中,自然包括了重要的工業智能。
或是要與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人工智能主題相呼應,幾乎在同時,天津也舉辦了2017中國制造千人會。博世、微軟、IBM、戴爾、中科曙光、阿里巴巴等國內外企業的代表們,用具體案例與*技術分享,共同探討了智能制造的未來發展方向。
同樣是在近期,作為工業4.0的發起者,德國也發布了“智能服務世界”的助力計劃。其中也重點提到了在“智能生產”領域中,城市內生產和個性化生產、互聯機器通信、VR/AR設備廣泛應用等規劃內容。
在這個只要是熱點領域就會飛速發展的時代,投身其中的人自然都不甘落后。那么,拋開人工智能的“上層建筑”,在夯實其基礎的工作中,究竟需要將哪些東西落到實處呢?
以工業智能領域為例,目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便是工業鑄件打磨這個重要環節了。目前,國內工業生產企業急需、環保的工業智能化打磨設備,如智能打磨機器人等。如何選擇呢?簡單來說便是要:
“高大上+接地氣”
為什么說既高大上,又接地氣呢?
高大上,是因為智能打磨設備/機器人需要zui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雄厚的工業打磨設備制造基礎;
接地氣,是因為大多數智能打磨產品都需要國外進口,成本高昂。因此,國內對于擁有自主技術產權的產品,需求呼聲也越來越高。
能夠同時滿足這兩點的,譽洋工業智能*
譽洋工業智能經過多年自主研發,獲得了多項產品,擁有比肩歐美廠商的技術水準,而價格卻僅為后者的一半。譽洋出品的設備可替代5-10名工人,生產效率較之人工提升5~6倍,每臺機器年可節省成本35萬元。同時,譽洋設備還可做到生產0排放,履行綠色生產理念。
譽洋工業智能產品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譽洋KINMAC T60智能打磨設備為長春一汽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開啟了剎車轂回轉體打磨的新篇章;
譽洋大型發動機缸體智能打磨生產線,為濰柴動力實現了大型發動機缸體的打磨作業,為智能打磨設備在鑄件清理打磨領域開拓了新的市場,同時,也是自主創新理念在鑄件清理打磨領域的一次飛躍;
譽洋GDT210智能機器人,為中國重汽杭州發動機公司實現了缸體自動打磨,并*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譽洋為南京泰克西量身定制的全自動機器人碼垛單元,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成功案例不斷涌現,充分說明了市場對譽洋產品的肯定!隨著制造企業對工業智能化標準需求的日益提高,譽洋工業智能也在著力強化優勢屬性。目前已經推出的智能打磨流水線及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等,都將成為譽洋面向新市場的主力產品!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將社會熱點落到實處,將*的技術與模式應用于現實的生產制造領域,是從業者們都在追尋的目標。在這場競賽中,譽洋工業智能毫無疑問走在了前面。
“中國智造”要想在工業4.0的大時代下,成為產業發展的*,需要不斷突破創新,攻克壁壘。群策群力,實現工業制造強國的目標,是行業穩步向前邁進的源動力。作為這場產業升級浪潮中的踐行人與探索者,譽洋工業智能將不斷完善自身技術能力與服務水平,為更多的客戶提供切實有效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在這個李彥宏所提到的“偉大時代”,發出屬于譽洋的zui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