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控車床加工工序的劃分
在批量生產中,常用下列兩種方法進行工序的劃分:
1、按零件加工表面劃分工序
將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安排在一次安裝下完成,以免多次安裝所產生的安裝誤差影響位置精度。適用于加工內容不多的零件。
2、按粗、精加工劃分工序
以粗加工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為一道工序,精加工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為一道工序。這法適用于零件加工后易變形或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
二、數控車床加工順序的安排
1、先粗后精
對于粗精加工在一道工序內進行的,先對各表面進行粗加工,全部粗加工結束后在進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提高加工精度。
2、先近后遠
在一般情況下,離對刀點近的部位先加工,離對刀點遠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縮短*移動距離,減少空行程時間。
3、內外交叉
對既有內表面(內型、腔),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回轉體零件,安排加工順序時,應*行外、內表面粗加工,后進行外、內表面精加工。
4、基面先行
用作精基準的表面應優先加工出來,因為定位基準的表面越,裝夾誤差就越小。
三、數控車床加工進給路線的確定
1、zui短的空行程路線
(1)巧用起刀點。(2)巧設換(轉)刀點(3)合理安排“回零”路線。(執行“回零”(即返回對刀點)指令)
2、粗加工(或半精加工)進給路線
(1)常用的粗加工進給路線。(2)大余量毛坯的階梯切削進給路線。(3)雙向切削進給路線。
3、精加工進給路線
(1)完工輪廓的連續切削進給路線。在安排一刀或多刀進行的精加工進給路線時,其零件的完工輪廓應由zui后一刀連續加工而成。(2)各部位精度要求不一致的精加工進給路線。若各部位精度相差不是很大時,應以zui嚴的精度為準,連續走刀加工所有部位;若各部位精度相差很大,則精度接近的表面安排同一把刀走刀路線內加工,并先加工精度較低的部位,zui后再單獨安排精度高的部位的走刀路線。
4、特殊的進給路線
在數控車削加工中,一般情況下,Z坐標軸方向的進給路線都是沿著坐標的負方向進給的,但有時按這種常規方式安排進給路線并不合理,甚至可能車壞工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機床商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