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火花線切割技術的發展與國內文化的沖突
閱讀:928發布時間:2013-12-4
一、線切割機床發展現狀
在快走絲或中走絲線切割機中,國產品牌一統天下,量大面廣,但檔次低,與慢走絲不在一個層面,是中國粗放式的經濟結構為快走絲線切割機床提供了舞臺,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粗放式向集約化的轉變,中國不再是低端產品的制造大工廠。
二、國內文化對線切割技術發展的影響
應該承認,電火花線切割技術的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表面上看我們與國外、與中國臺灣的差距也的確是在技術層面上,可是我們的電加工的技術人才不比他們差也不比他們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術層面的背后還有其他原因。過去我們的認識只停留在體制上,認為是體制阻礙了技術創新,可是隨著改革的深化,產權的變更,體制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可是技術創新的步伐卻還是遠遠落后于體制的變革,可見真正阻礙線切割發展的并不是體制障礙。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升技術創新,才能使電火花線切割產業得到真正發展。
技術離不開人才,而一個人如果成了才,少則也是而立之年,更多的已是不惑之年,在這樣的年齡段里,中國的傳統文化,早已在不經意中深深地植入靈魂之中,它*地不在左右著我們的認識觀、左右著我們的價值取向。
三、阻礙線切割技術發展的癥結
線切割機床是一個涉及到多學科的機電一體化高技術產品,它的發展無疑是一項多學科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招一式、一兩個專家能解決的。精度、效率、表面粗糙度是線切割機床追求的三個永恒的指標,這三個指標的提升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性,三個指標的每一次提升,都是一次向極限的挑戰,同時也是一次向“差不多”文化的挑戰,線切割發展到現在,這三個指標已經到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程度,如數控精度的提升、電極絲運絲系統的動態控制以及高頻電源的波形控制,同時它們之間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這就使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無論是研究人員還是企業,要想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必須確立三個原則: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團隊精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文化差異才能真正解決技術上的差距。
四、國內線切割發展面臨的市場環境:
目前,市場環境對線切割技術的發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國外的線切割機床恰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對快走絲而言,慢走絲上的任何一項技術如果能移植到快走絲上來都是一次創新,一次提升。這要比閉門造車容易得多。這種引進、消化、吸收大大縮短了研發進程。然而我們也感受到了國外品牌的強烈打壓。由于他們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所以這種打壓是長期、是的。
五、發展思路和策略:
?。ㄒ唬┌l揮國家科研院所和大企業的力量。
?。ǘ┐罅Ψ龀挚熳呓z機床的升級換代,向真正的中走絲發展。我個人認為,真正的中走絲機床的含義是:高頻控制智能化、張力控制智能化、工作臺控制螺距補償反向間隙補償、工作液控制恒量化。
?。ㄈ┲卟蝗绾弥?,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企業文化為凝聚力,培養出一支以線切割創新過程為樂的研發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