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114.25.560軸承全國地區有售轉盤軸承
對于大型滲碳SKF軸承零件,滲層的成分與組織及其在磨削中的變化決定了斷裂強度的高低,一般需對馬氏體、碳化物、殘余奧氏體進行控制:
(1)馬氏體組織必須細小,因為粗大馬氏體的脆性較大,甚至存在許多顯微裂紋,這種組織易于產生磨削裂紋;(2)嚴格控制碳化物級別,因為碳化物是脆性相,其斷裂抗力低、導熱能力差,控制碳化物級別可大大減小磨裂幾率;(3)殘余奧氏體要少,殘余奧氏體的導熱性只有馬氏體的一半,殘余奧氏體量越多,磨削過程中的熱應力越大,磨裂傾向也隨之增加。 此次分析的SKF軸承內圈的表層金相組織中存在大塊碳化物及嚴重的網狀碳化物;磨削過程中磨削工藝不當(如磨削過烈、冷卻不良等)時,將引起軸承內套圈外表面局部受熱,發生二次淬火或高溫回火燒傷;這些受熱組織大大降低了材料表面斷裂強度,材料表面在磨削應力和組織應力的作用下,產生裂紋。
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SKF軸承裂紋進行擴展,導致出現此種情況的發生。因此,磨削前熱處理工藝控制不當和磨削工藝不當是裂紋產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