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多品種小批量,效率顯著提升!田工機電的第九臺“法寶”
田工機電(嘉興)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的集加工設計為一體的專業性鈑金制作企業,創辦于2017年,盡管公司只有60位員工,但卻具備行業內優秀的智造水平,目前已裝配了通快的全套鈑金生產設備及硬件設施,如鐳射、數控機床,折彎機,激光焊接,并配備無塵自動化噴涂線、組裝線等鈑金配套設備。

“我們不是一次性購買了這些設備,都是遇到某方面瓶頸,才會帶著問題去找通快。”嘉興田工機電總經理鐘天航介紹道:“令我們放心的是,通快每次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最近田工機電又從通快采購回了第九臺設備,一套靈活且全能的激光焊接系統TruLaser Weld 5000 Basic Edition,以應對當前鈑金行業新的生產趨勢。

多品種、小批量,效率顯著提升
“今年開始,我明顯感受到客戶的下單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但批量卻越來越少,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全新的生產難題。”鐘天航表示。
最大的問題在于原材料的控制方面,多品種需要購買很多不同的原材料進行加工,由此產生的零部件種類也很多,一個托盤上有時可能有數十種小零件。此外,板材的控制也非常繁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整理好第二天加工所需的板材。

不止于此,多品種、小批量,給公司帶來的管理成本會全面增加,技術側需要更多的人手,采購側的人手也會吃緊且種類更加復雜、難以管理,生產計劃需要計算的東西也大幅變多。
幸運的是,通快的TRUMPF Oseon軟件幫了大忙,不管有多少種原材料或半成品,Oseon都可以輕松管理、分類、運輸,幫助節省了人工準備的時間。

“通快設備最大的優點,我覺得是在保證高精度的情況下,操作的門檻非常低。比如,國產設備很多參數包括生產計劃這一類數據,設備上是沒有的,需要自行管理,不僅效率低,而且徒增人員培訓成本。”鐘天航表示。但通快的設備可以直接調看生產數據,將生產過程高度透明化,可以很透明地看到每個工人一天的工作效率,然后針對性進行改善。
“安裝Oseon軟件后,我保守估計員工的工作效率增加10%左右,整體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鐘天航表示,“此外,使用通快設備后,不合格率下降了非常多,使用軟件也更加方便查詢物料的生產進度,回復客戶進度和保證交期。我們給到客戶的體驗也更好了。”

靈活且全能的焊接選手
“我很早就開始關注激光焊接了。我們的痛點是很明顯的,一方面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狀態,需要自動化設備具備快速準備、快速編程的能力;一方面,我需要激光焊接設備具備頂尖的焊接性能,能夠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 鐘天航表示。
當前,越來越多的鈑金用戶,已不再滿足于高效率、高精度的切折沖等下料成型服務,而是希望更完整的包括焊接、甚至表面處理在內的交鑰匙型解決方案。這其中,對焊接的需求極其靈活,與終端加工的產品強掛鉤:當生產外觀要求很高的外殼類零件時,往往需要在焊接后進行大量的打磨拋光;當需要生產水箱、氣箱等承受一定壓力的密封類內膽零件時,就需要穩定且具備一定穿透度的焊接工藝;當處理一些特殊材料,或者焊縫間隙過大時,就需要焊接設備能夠可靠靈活地實施填絲功能。

“在19年通快開始向中國推出TruLaser Weld 5000系列激光焊接設備時候,我就看中了,尤其是其激光熱導焊技術,能打造飽滿光滑的焊縫,極大減少或者消除打磨。我一直在關注其焊接方面的動態,甚至還加入了通快焊接技術討論群。” 鐘天航表示。
除了熱導焊,TruLaser Weld 5000還可以實施密封性更好的深熔焊,其FusionLine智能填絲功能可以處理各類特殊材料并解決間隙問題。豐富的工藝讓這臺設備成為焊接全能型選手。

在鈑金生產中,一套性能先進的設備除了具備豐富的工藝選項,還應具備快速編程、快速投產的能力,以應對柔性生產場景。TruLaser Weld 5000為了“靈活”投入了大量的研發成本,從2005年開始,持續升級,目的就是為了將機器人焊接站打造成一個適合鈑金柔性生產的標準產品。智能輔助對焦、自動調焦、TeachLine焊縫位置檢測......包括可以靈活調用的參數庫以及一系列功能,一切都是為了讓用戶上手更簡單。

“22年末我看到通快推出了BrightLine Scan亮面掃描焊接功能(以下簡稱BLS),進一步提升了焊接性能,我覺得是時機入手了。” 鐘天航說道。
最終采購時,田工不止配滿了BLS,TeachLine,FusionLine,萬向噴嘴等實用的焊接頭功能選項,還配置了三臺變位機去應對不同尺寸,不同批量要求的生產場景。這其中,通快的定制團隊還幫田工機電解決了一個常規方案無法解決的難題。

“客戶由于焊房結構限制,叉車等設備開不進去,大件的上料一直是個麻煩事,我們在原本的標準機方案里額外融合了一臺變位機,不止在硬件上與原機床的機器人實現匹配,還在軟件上打通融合,讓機床的程序創建和生產計劃等所有功能都流暢使用。”負責本次定制化實施的智能工廠項目工程師李建華介紹說,“不僅解決上料難題,還提高了大件產品的生產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