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通快(中國)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拐點已現,激光為能源低碳轉型“氫”盡全力
拐點已現,激光為能源低碳轉型“氫”盡全力
近日的首都街頭,不時可以看到一批綠色涂裝的大巴車。曾經服役于北京冬奧會的氫燃料電池大巴,如今正用于市內班車、旅游客運。在各國尋求能源低碳轉型的當下,氫能賽道成為投資“新寵”,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重要突破口。特別是對于公交、客運和重型貨運來說,如果電池成本依然高企不下,純電化的長距離行駛幾乎不可能實現。

圖說:氫能大巴919快行駛在八達嶺高速
(圖片來源:北京延慶公眾號)
(圖片來源:北京延慶公眾號)
氫.|雙碳目標, “氫”盡全力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春節后多地加碼布局氫能賽道,一批項目加速啟動。然而,只有當氫能汽車行業開始高效生產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 —— 雙極板時,氫燃料時代才能真正的崛起。
在昨日舉行的汽車行業激光技術開放日活動中,通快激光全球CEO兼集團董事會成員 Christian Schmitz 博士在會上分享了“設備制造商如何助力汽車行業’氫’裝前行”的話題。“在沒有激光加工的情況下,想經濟高效地制造出這些超薄金屬板是相當困難的。我很榮幸地宣布,通快作為激光技術領域的專家和制造廠商,現在具備氫能汽車制造商所需的高科技實力。” Christian Schmitz 博士表示。
激光技術助力燃料電池制造提質降本

汽車制造商要在推進氫燃料技術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先進的制造工藝。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制造燃料電池的成本非常昂貴。燃料電池的電堆由許多單層的雙極板正負極材料組成,它們將氫氣和氧氣轉化為電能,從而驅使馬達發電,除了產生水和熱不會產生廢氣。如沒有高度靈活精密的工業制造技術和激光焊接技術,就無法經濟高效地生產這些超薄的金屬板。
制造燃料電池仍具有挑戰性

CHALLENGE
雙極板由兩塊極薄的不銹鋼板組成,每塊板大小約等于一張 A4紙,但厚度堪比人的發絲。雙極板焊接是充滿挑戰的 ——焊縫是一個肉眼幾乎無法辨別的細縫,哪怕是一個最微小的缺陷都會造成嚴重后果。這是因為氫氣是當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分子,比天然氣甲烷小得多,它可以從每個細小的裂縫中滑過。任何一個細小的裂縫將導致整個燃料電池電堆結構無法正常使用。因此最艱巨的挑戰是如何找到一種支持大空間、支持復雜的幾何形狀精密焊接并且支持絕對氣密的高質量極薄焊縫的方法。為了防止焊接板材時金屬板翹曲必須將進入工件的熱量降至很低。

僅以上嚴苛要求就將幾乎所有加工手段排除在外,除了激光。此外,雙極板的焊接還需要進行焊縫牢固和氣密的測試。通快正在研發集成的傳感器解決方案,能夠在降低測試時間和成本的同時,確保滿足質量標準。在這一領域,通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并且與全球所有涉及燃料電池領域的技術公司均建立了合作。此外,通快正在不遺余力地推動更多的激光技術的前沿發展,并且希望在不久將來能使燃料電池的制造過程更加高效、更加經濟。
快踏上“氫”裝前行的列車吧!有任何想法建議都可在評論區留言相互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