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閱讀:392 發布時間:2014-4-22
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由發光用的金屬鎢絲、與外界電源相通的電極,尾部
的密封部分組成。白熾燈的工作原理一般將燈泡里面抽成真空或充入其它惰
性氣體,利用鎢的熔點高的特點,將其制造成絲狀,通入電流后,鎢絲便發
光,并有一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在使用白熾燈時,注意不要去處接觸燈泡
,*,燈泡表面溫度很高,容易燙著手;第二,燈泡在工作時,鎢絲在很
高的溫度下變軟,如果晃動燈泡,容易使燈泡損壞。安全用電重要。
電燈是靠燈絲來發光的。同炭絲一樣,白熾燈里的鎢絲也害怕空氣。如果玻
殼里充滿空氣,那么通電以后,鎢絲溫度升高到2000℃以上,空氣就會對它
毫不留情地發動襲擊,使它很快被燒斷,同時生成一種黃白色的三氧化鎢,
附著在玻殼內壁和燈內部件上。
白熾燈將燈絲通電加熱到白熾狀態,利用熱輻射發出可見光的電光源。自1879年,美國的T.A.愛迪生制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以來,經人們對燈絲材料、燈絲結構、充填氣體的不斷改進,白熾燈的發光效率也相應提高。1959年,美國在白熾燈的基礎上發展了體積和衰光極小的鹵鎢燈。白熾燈的發展趨勢主要是研制節能型燈泡。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熾燈,其結構和部件不盡相同。白熾燈的光效雖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是產量zui大,應用zui廣泛的電光源。
要是玻殼里殘留的空氣比較少,那么上面講的過程就會進行得慢一些,
鎢跟空氣中的氧化合生成一薄層藍色的三氧化二鎢和氧化鎢的混合物。這些
都是空氣玩的把戲——空氣里的氧氣使高溫的鎢絲氧化了。所以鎢絲燈泡要
抽成真空,把空氣統統清除出去。
有時怕抽氣機抽不干凈,還要在燈泡的感柱上涂一點紅磷。紅磷受熱會
變成白磷,白磷很容易同氧氣反應,生成固態的五氧化二磷,把氧氣“吃掉
”,這樣,玻殼里殘留的氧氣也被消除了。
但是,這樣做還沒有解決全部問題。白熾燈用久了玻殼會變黑,再過一
段時間會燒斷,你知道這是為什么? 確實,鎢絲比起炭絲來,在真空里的
蒸發速度要慢得多。但是,當白熾燈點亮溫度升得很高的時候,鎢的蒸發仍
然十分嚴重。
長時間的高溫使鎢絲表面的鎢原子像水蒸汽一樣不斷地蒸發擴散,然后
一層又一層地沉積到玻殼的內表面上,使玻殼慢慢黑化,越來越不透明。